瀘州爭取到國家資金3438萬元 提升森林防滅火能力
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了解到,日前,瀘州爭取到國家支持森林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央預算內資金3438萬元,為林業高質量發展、生態更好修復和保護提供堅實保障。
據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獲得的資金重點用于納溪、瀘縣、合江、敘永、古藺等區縣建設視頻監控森林“三防”系統、防火隔離帶等基礎設施,以及購置防火物資裝備,將進一步提升瀘州森林防滅火保障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統計數據顯示,瀘州市有森林面積936萬畝,森林覆蓋率51%,居全省前列。根據《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標本兼治總體方案(2020-2025年)》,瀘州市屬于森林火險等級高的地區。其中,瀘縣、納溪區、合江縣、古藺縣和敘永縣5個縣(區)為森林火災高風險區。江陽區和龍馬潭區為一般森林火險區。
近年來,瀘州市深入貫徹落實“林長制”、森林防滅火等重大決策部署,統籌發展與安全,切實推動全市森林資源更好發展,進一步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去年以來,市發展改革委搶抓《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實施機遇,會同相關部門、區縣科學謀劃重要生態保護修復、森林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爭取建設資金,得到國、省大力支持。
“十四五”期間,國家支持瀘州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專項資金達4.8億元,用于退化林修復60萬畝、人工造林1萬畝、封山育林1萬畝、建設小型水利設施1600處。截至目前,已安排3.5億元支持項目建設,推動赤水河流域森林質量和水源涵養能力穩步提升。隨著森林防滅火基礎設施項目的實施,將為林業高質量發展、生態更好修復和保護提供堅實的支撐和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