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典型 | 趙正忠:這輩子都會以誠待人用心做事
8月4日早上7點過,瀘州“誠實守信好人”趙正忠扛著鋤頭、鐵鏟出門了。“這是我們三組的生命之渠,承擔了500多人的人畜飲水和200多畝的水田灌溉,爭取早點清掏好。”在趙正忠的帶動下,30多位村民不約而同聚在一起清掏石河堰。
8月4日,趙正忠正在和村民一起清掏石河堰。
57歲的趙正忠是古藺縣彰德街道小水村三組組長,“7·27”古藺縣暴雨洪澇災害發生后,他一直忙前忙后。“我們的莊稼還好,影響不大,但古(藺)雙(沙)路、機耕道、石河堰等設施不同程度受損。”趙正忠說,古雙路在他們境內有1公里左右,垮塌嚴重,影響通行。村民們帶上工具,自發清理,一天的時間就讓公路暢通了。“村道、機耕道的清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但大家沒有一句怨言。早上七八點出門,中午吃點方便面大家又繼續干。這不,大家齊心協力把道路清理好了,今天‘轉戰’石河堰,這里的泥漿特別多,起碼要三四天才能完成。”趙正忠測算了一下,石河堰的修復,除了村民們投入人力,還需要3噸水泥、40立方米石料等材料,他正為此四處想辦法。
趙正忠是當地出了名的好人。“這輩子都會以誠待人,用心做事。”自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趙正忠一直堅守這個承諾。他當過代課老師,自發組織小水村文體活動30余年,為小水村文體事業的發展增添了活力,小水這個偏僻的山村,先后被省、市評為“農村體育工作先進集體”。20世紀90年代,村里留守兒童多,不少學生對學業不重視,趙正忠幫助村上多名學生重歸學業。
“做人要有原則,不是自己的錢一分都不能要。”無論是當代課老師,還是外出務工,趙正忠始終“以誠待人”。1998年,他將撿到的1200元現金交到失主手中;2020年,在重慶打工的趙正忠,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黑色塑料袋裝著的布包,打開一看里面有一萬元錢,他毅然將撿到的錢交到治安亭值班人員手中。
2021年,外出打工的趙正忠回到老家擔任村民小組長,積極為群眾爭取就業崗位,推薦群眾到園區務工,幫助群眾解決“家門口”就業難題。
除了干好本職工作,趙正忠還利用空余時間參加公益活動,成為當地的“園藝師”,為沿街的盆栽澆水、剪枝,提供日常管理;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就醫、教育等問題。在趙正忠的影響下,兒子兒媳女兒也堅守“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實實辦事”的信條,紛紛效仿父親,幫助身邊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