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創收兩不誤 瀘州將建2400公里“油茶走廊”
日前,記者來到合江福寶國有林場管護的竹林區油茶種植基地,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林農們揮鍬鏟土、澆水,干得熱火朝天。
去年下半年,在合江福寶國有林場管護的竹林區,輸配電設施線下及周邊改種更替為油茶,實現防火、創收兩不誤。
瀘州市林業竹業局森林火災預防科科長王濤介紹:“實施林區速配電設施線下更替改造,主要的目的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是起到防火阻燃的作用。我們把以前的易燃樹種改為油茶,油茶本身是阻燃和難燃樹種,會起到一定的消除安全隱患的作用;第二,油茶產業是國家目前正在推行的森林糧倉的重要產業,通過改種油茶可以增加群眾的收入,提高群眾參與防火的積極性?!?/p>
目前,這片竹林已經改種油茶兩公里,種植了1000余株油茶。在田間地頭,一株株樹苗生機盎然,滿目皆綠。
今年5月,《瀘州市林區輸配電設施火災風險隱患源頭治理工作方案》印發以來,將輸配電設施線下及周邊改種更替為油茶的措施在我市多地推廣。治理期限為8年,到2025年,在10千伏林區輸配電設施線下及周邊改種更替油茶645.49公里;到2030年,完成10千伏林區輸配電設施線下及周邊改種更替油茶895.49公里和低壓線林區輸配電設施線下及周邊改種更替油茶900公里,共2400余公里。
王濤介紹:“今年我們計劃改種更替225公里油茶,目前已經完成了81.9公里,地點主要在納溪、瀘縣、合江、敘永和古藺五個區縣?!?/p>
記者 黃江 秦德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