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聯播丨“36條”一線追蹤:金融活水“滴灌” 產業貸動力顯現
今年2月,省政府印發了《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若干政策措施》,這“36條”措施中,涉及金融的政策有5條。金融活水如何精準滴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落地成效又如何?一起到企業工廠去看一看。
遂寧是我省“制惠貸”融資試點工作的首批試點城市之一。在遂寧市大英縣的四川旌峰新材料公司正式投產,這是西南地區首家生產丙烯酸羥烷基酯的企業,項目順利投產,離不開金融政策的有力保障,尤其是今年4月,企業在設備進場的關鍵時期出現資金缺口,一籌莫展之際,前期申請的“制惠貸”第一筆款到賬,為企業送來一場“及時雨”。
四川旌峰新材料有限公司財務經理 譚微波:在中國銀行以及“制惠貸”的幫助下,提升了我們的擔保能力,給了我們2000萬的貸款額度,我們公司在4月份拿到貸款,順利地完成了建設期后面的建設工作,然后運營期的資金有了充足的準備。
“制惠貸”是由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牽頭的政策性貸款產品,省、市兩級財政與合作金融機構共同組建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池,貸款額度最高可達500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5年,為全省制造業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遂寧市大英縣國資金融局副局長 王穎:今年,我們是有3戶企業成功的辦理了“制惠貸”,總共是投放了三千四百萬的貸款,目前正在申辦的還有6戶企業,大概預計資金需求是六千萬左右。
著力發展實體經濟,在“36條”政策措施中,“制惠貸”被重點提及。今年以來,我省已有38戶企業通過“制惠貸”貸款2.38億元,中長期貸款金額占比46.64%,平均貸款利率僅為3.78%。
此外“36條”還重點明確:安排不少于1000億元再貸款資金,設立支小惠商貸、助農振興貸等財金互動產品,財政按照1.5%給予貼息,這也為我省的民營、小微、涉農等重點群體帶來了利好。最近幾天,在廣元市朝天區七盤關工業園區,一家食品生產企業就通過“支小惠商貸”貸到了低息貸款,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
四川天茂圓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馬文瑞:今年,面對國內消費市場的逐步回暖,我們公司賬面上的資金顯得有點不足。我們向銀行申請了800萬“支小惠商貸”財政給我們貼息1.5%,光這一項一年就給我們企業節約了12萬元的利息成本。
四川農信廣元農商銀行副行長 高尚灼:今年以來,我行累計投放助農振興、支小惠商貸款2.3億元,利率3.8%,共惠及600余戶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小微企業。
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我省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9.9萬億元、同比增長15.6%,高于全國4.7個百分點,增速連續5個月居全國第2,金融活水緩緩流向經濟發展的“田間地頭”,助力高質量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貨幣信貸處副處長 王魯濱:(我們將)深入開展民營企業融資難破解行動,用好貨幣信貸政策工具,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完善融資對接和輔導機制,引導金融機構精準對接民營企業金融需求,及時提供全方位融資服務,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更加優質的金融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