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補助500萬元!《瀘州市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管理辦法》7月1日起施行
記者日前從市科學技術和人才工作局獲悉,由市科學技術和人才工作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的《瀘州市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管理辦法》將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相比于2019年印發的舊版管理辦法,新版《辦法》在支持范圍、補助范圍、補助標準、支持方式上均有所調整,其中補助標準由最高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
新《辦法》明確,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分為轉化項目和平臺項目,即:企業自有成果轉化項目、企業委托或合作開發成果轉化項目、企業購買引進成果轉化項目;新建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熟化平臺、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平臺、省級以上技術轉移示范機構。
在支持范圍、條件及標準方面,新《辦法》明確支持范圍為圍繞區域優勢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支持白酒(食品)、電子信息(數字經濟)、裝備制造、現代醫藥、能源化工、紡織新材料和綠色建材等重點工業產業成果轉化,以及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的提升發展。支持成果突出實效性,所轉化的科技成果為近5年內(生物醫藥成果可放寬至8年)企業自主研發、委托或合作開發、購買引進獲得的科技成果。
轉化項目補助標準分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科技成果經企業在瀘州轉化應用后,根據項目成果技術水平、投入轉化資金、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等情況,進行專家評審、考察后綜合評分,重點項目最高補助500萬元、一般項目最高補助50萬元;科技成果轉化平臺補助根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技術服務成效、資金投入等情況,進行專家評審、考察后綜合評分,最高補助100萬元。
新《辦法》的制定出臺,是瀘州完善創新政策體系工作的重要舉措之一。市科技和人才局每年將根據瀘州產業創新發展需求,發布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年度申報指南,明確支持項目范圍、申報時間和要求。
記者 吳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