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四川丨四川:深入學重實效 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
四川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以學促干,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嚴守耕地紅線,把糧食生產抓緊抓牢,在新時代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四川以多種形式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精髓要義、實踐要求,以強化理論學習指導發展實踐,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制定了《在全省大興調查研究的實施方案》,要求廣大黨員干部沉到一線掌握真實情況和民情民意,確保調研結果有深度、有價值、有實效。
四川擁有豐富的農業自然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農業經濟總量不斷跨上新臺階,糧食產量超700億斤,15項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第一。新形勢下,如何立足實際,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四川多部門派出調研小組,走進田間地頭,聽取農戶意見建議。四川國土面積的八成多是山地和高原,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東部的盆地和低山丘陵區,這些區域地塊高差大、面積小、水土涵養能力弱,給機械化作業帶來了很大制約。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械化處副處長 鄧林霞:我省丘陵山區還存在農機農田不配套,有機難用等問題。我們正在梳理需求清單,加強丘陵山區適用裝備研發,推進糧油作物全程全面機械化。
此外,四川還以土地綜合整治為抓手,結合水利工程建設等,對田塊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實現耕地散田變大田,提升農業規模化、機械化水平。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廳長 徐芝文: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核心是要多產糧。下一步我們重點是要建良田,推廣應用高質高效的優良品種。突破丘陵山地農機瓶頸制約。集成一批良法技術在90個重點縣進行推廣。
種好糧還要守好田。在主題教育中,四川把“嚴守耕地紅線,保護好產糧寶地”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果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正有步驟地推進全域高標準農田建設,對新增亂占耕地等問題加大督查力度。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 鄧斌:我們堅持耕地利用優先序,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推動耕地數量、質量和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實現耕地可持續利用。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當前,四川正結合主題教育部署開展全行業全區域調研問需,聚焦耕地綜合整治、農業帶頭人培育、農業產業發展、科技興農等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逐一對照、研究解決。不久前,四川印發《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行動方案》,提出一系列農業生產產業化、規模化、職業化等政策措施,穩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四川省委書記 王曉暉:我們結合主題教育,組織省級領導干部到眉山開展實地學習,沿著總書記去年來川視察足跡,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注重真查實改解決問題。我們將按照總書記要求,以改革的思路和辦法破解難題,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堅決守住耕地紅線,擦亮四川農業大省“金字招牌”,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努力讓群眾看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