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聯播 | 農事漸忙 四川進入“三夏”生產時節
芒種時節,天氣漸熱,雨水增多,我省進入夏收、夏種、夏管“三夏”大忙時節,在糧食生產關鍵一季,各地不誤農時抓好生產,為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打下堅實基礎。
今天,全國第一大灌區——都江堰灌區提前“關秧門”,意味著灌區栽秧基本結束。這兩天,在灌區丘陵尾水片區綿陽市涪城區新堰村,村民們正忙著栽插今年最后一部分秧苗。
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人民渠二處供水管理科科長 李興剛:分區域、片區、支渠,采取輪流灌溉、錯峰用水、精細化管理分水洞用水等方式,保證灌區均衡受益。
截至目前,今年都江堰灌區已完成水稻泡田栽秧596.9萬畝,累計供水17億立方米,為“天府糧倉”保駕護航。
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供水管理處副處長 李志琴:積極踐行“大水調”機制,加強與紫坪鋪水庫協調,強化灌區上下游聯動,做好輸蓄水、抗旱保供工作,保障糧食安全。
夏種進行時,夏收也不耽擱。在眉山市青神縣青竹街道新光村,玉米迎來收獲,種植戶正抓緊采收,隨后這片田將陸續種上大豆。今年,青神縣繼續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采取兩行玉米套種四行大豆的模式,在玉米產量不受影響的情況下,能多收一季大豆。
眉山市青神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 陳宏毅:從目前豆玉復種的田間長勢情況來看,略好于去年。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搞好夏播豆玉復種和秋播豆玉復種的技術指導。
夏收忙碌,夏管更不能放松。在全省產量大縣達州市渠縣,隨著水稻栽插結束,秧苗開始返青,農技人員正利用無人機進行施肥、撒藥。
達州市渠縣農業農村局工程師 邵小波:我們縣今年水稻種植60余萬畝,其中智能化無人機統防統治(面積)50余萬畝,覆蓋率達到了70%,為奪取糧食豐收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