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漏一戶一人 四川啟動2023年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
四川在線記者 燕巧
“母親身體好點沒有?今年還要出去打工不?”5月28日,南充市蓬安縣銀漢鎮長遠村,村支書陳祥走進脫貧戶陳蓬中家里,詳細了解其生產生活和收入情況。此前,陳蓬中在廣東務工,兩個孩子在外讀大學,家里日子過得尚可。今年母親生病陳蓬中留在家中照顧,收入有所減少。了解這一情況后,陳祥為陳蓬中介紹了村里園區就業的崗位,先就近就業,待母親身體恢復再外出務工。
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關鍵。日前,四川省啟動2023年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工作,相較往年,今年全省建立了縣鄉村三級網格管理體系,織密織牢“防返貧網”,實現監測幫扶“常態化”。
建立縣鄉村三級網格管理體系
監測識別時間從15天縮短至10天
按照國家鄉村振興局要求,每年至少開展一次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去年,四川省將監測對象識別時間從1個月縮短到15天以內,今年這一時間又縮短至10天。
10天時間如何實現?關鍵就在“網格化管理”。
日前,四川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關于構建防止返貧常態化監測幫扶體系的實施意見》,提出建立縣鄉村三級網格管理體系,常態化開展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工作。
三級網格怎么編織?首先以縣為“網”,鄉鎮和縣級涉及風險線索推送、信息比對、幫扶措施的行業部門為“格”建立縣級網格;其次以鄉鎮為“網”,村為“格”建立鄉級網格;再次以村為“網”,組為“格”建立村級網格。縣、鄉、村三級都設置有網格長、監管員、監測員。
“5月中旬,全省176個涉農縣(市、區)已建立防止返貧常態化監測幫扶網格管理隊伍,并確立了縣、鄉、村網格長、監測員。”省鄉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識別認定有“三重點”
各地創新集中排查工作方法
省鄉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識別認定新增監測對象方面,今年有“三重點”。即:重點關注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村)、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以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較重、受疫情災情影響較大等區域;重點關注收入較低或下降明顯、就業不穩、產業失敗,以及受其他突發意外事故影響較大的農戶;重點關注2023年以來新申請農村低保對象或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農戶。逐戶排查后,將符合條件的按程序識別為監測對象。
排查方式可以采取村級研判、入戶核查、電話了解、微信聯系等方式進行。但對5類重點人群必須入戶核查:監測對象;2023年新識別和申請農村低保的農戶;省級推送存在因病、因殘風險農戶;縣級部門推送存在返貧致貧風險農戶;需要入戶核查的其他農戶。
為做好集中排查工作,各地也在不斷創新工作方法。
南充市采取市級統一命題、市縣揭榜答題等方式,提升常態化監測和幫扶工作能力。市鄉村振興局拋出“如何提升政策知曉度,加強宣傳引導;如何建立縣級幫扶措施庫,實現精準幫扶;如何構建網格管理體系,健全監測機制;如何開展入戶核查,確保應納盡納”4個命題,蓬安縣、嘉陵區等4縣區各針對一個命題精心準備現場培訓站點,在全市范圍內進行交流培訓,十余位專家輪番授課,截至目前全市共入戶69208戶農戶。
據了解,176個涉農縣(市、區)將于6月10日前以家庭為單位對所有農村地區、所有農村人口完成全面排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