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丨全國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 為何落戶成都?
又一國家級“試驗田”落戶成都。記者從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獲悉:經國務院同意,2022年9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印發《四川省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標志著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建設正式啟動。
這也是繼2015年全國農村金融綜合服務改革試點以來,成都獲批的第二個國家級農村金融改革試驗區。全國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將如何建設?為何落戶成都?
如何建設?
力爭五年建立現代農村金融體系
根據《總體方案》,成都市建設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的主要目標是:立足“大都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要求,以探索普惠金融支持高水平城鄉融合發展為目標,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建立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適度競爭、有序創新、風險可控的現代農村金融體系,使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更加完備,金融基礎設施更趨完善,農業農村金融服務規模不斷擴大,金融服務質量全面提升。
圍繞這一目標,《總體方案》提出了成都市建設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的六項主要任務:一是加強分類引導,健全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揮優勢不斷加大對鄉村振興支持力度,支持金融租賃、保險、信托等其他金融和組織發揮有益補充作用,優化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空間布局,強化金融機構內部治理機制建設。二是聚焦“三農”發展,加大金融資源傾斜力度。深入做好糧食安全金融服務,培育現代農村產業發展新業態,加大金融支持綠色農業發展力度,支持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加強成渝地區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一體化發展。三是深化金融科技運用,增強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提升“農貸通”數字化平臺運用實效,運用金融科技優化數字金融普惠服務。四是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促進農村產權和金融資源有機銜接。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推動農村產權融資由點拓面。五是拓寬投融資渠道,滿足多層次、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擴大鄉村振興直接融資規模,運用金融手段提升農業風險管理水平。六是優化農村金融基礎設施,改善農村金融生態。優化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優化金融生態環境。
事實上,自2016年普惠金融戰略實施以來,我國金融服務總體上在可得性、覆蓋率方面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果,有力支持了我國的高質量發展。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會聯席主席兼院長貝多廣認為,作為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振興既是其迫切需求,更是重要動力,普惠金融服務需要在持續改革創新中提升支持匹配度和效率。通過“試驗區“建設,成都將有力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為我國構建高質量發展的普惠金融生態體系及普惠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探索區域經驗。
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成都將從組織領導、政策支持、風險防控、研究評估等四個方面加快建立改革保障體制,全力推進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建設在成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為何選擇成都?
前期開展的農村金融改革提供了良好基礎
除了成都市以外,陜西省銅川市和浙江省麗水市,也將啟動全國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建設。對此,人民銀行表示,在三地開展普惠金融改革試驗有助于探索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有利于形成錯位發展、各具特色的區域金融改革格局,為全國普惠金融發展進一步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在專家看來, 成都市獲批國家級“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既有國家總體戰略的需要,也基于地方自身稟賦、踐行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同時成都市前期開展的農村金融改革也為試驗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從自身稟賦看,成都縣域面積廣大、人口眾多,是“大城市帶動大農村”的典型地區。成都市自2007年獲批“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后,在城鄉一體化、全領域發展方面取得了領先地位,形成了整體經驗。同時成都也是“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重要戰略的交匯地,這些經濟社會地理上的特色稟賦使得試驗區具有多方面的代表性。
從改革經驗看,早在2015年7月,成都就曾獲批全國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經人民銀行等相關部委組織中國社科院等第三方機構專家評估,已經圓滿收官。在試點期間,成都聚焦農村金融供給與需求之間缺乏有效的連接機制這一關鍵點進行突破,形成了農村產權融資、農業數字金融平臺、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等一系列典型實踐,為全國農村金融改革實踐提供了寶貴的、開創性的經驗。
2021年, 成都市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經驗在成都全域和四川省內逐步推廣。比如,“農貸通”平臺與成都市企業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公民信息系統實現自動對接與數據同步,累計歸集涉農主體各類信息13萬余條,村站累計采集入庫新型經營主體信用信息近5000 戶。2021年末,平臺累計發布金融產品897 個,注冊用戶9.1萬戶,通過平臺發放貸款2.3萬筆、358.5億元,服務范圍已擴大至全省;“農貸通”平臺有效整合政策資源服務“三農”的案例被編入《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
貝多廣認為,2015—2020年成都在農村金融改革中的多領域體制機制創新,產生了比較好的經濟社會效應,也為全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試驗區獲批將讓成都有機會在原有改革基礎上繼續在普惠金融領域探索創新,為普惠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提供“成都經驗”。
記者 田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