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豐收季 處處好“豐”景
金秋時節,巴蜀大地廣袤的田野上,水稻、玉米、高梁等農作物迎來收獲。今年,全省8000多萬畝秋糧預計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收割,各地正搶抓農時,確保顆粒歸倉。
在廣元蒼溪縣白橋鎮的糧油現代農業園區,近千畝水稻迎來豐收。收割機穿梭田間,切割、脫粒、粉碎稻桿…...一氣呵成。得益于現代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在這里耕種、收割都已實現了機械化。
農機手 劉吉勇:我每天用收割機能收割水稻30余畝,也就是3萬斤的谷子,整個糧油園區我們幾臺機器一周之內就能全部收割完!
今年,白橋鎮共種植水稻9600多畝,通過機械化耕作,每畝產量可達1000斤左右,比往年増收300多斤,現在最后的搶收工作正抓緊進行。
廣元市蒼溪縣白橋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王映紅:目前全鎮已收獲的秋糧的90%以上,我們將搶抓晴好天氣,開展機收服務,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稻谷黃,秋收忙,在涼山州美姑縣核馬村,這里改變了過去散戶種植的方式,大力實施旱改水工程發展優質水稻產業,現在已實現年產水稻300多噸。在德昌縣麻栗鎮,多臺聯合收割機在萬畝香稻園區里來回進行收割,經過測產,園區水稻平均畝產在1000斤以上。
涼山州德昌縣麻栗鎮阿月村村民 蔣劍英:收成相當好,我們老百姓相當高興也相當滿意,加上現在機械化操作,分分鐘就能收上一畝地,我們對以后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充滿了信心。
沉甸甸的稻穗飽含著希望,火紅的高粱映照著紅火的日子,在巴中市巴州區民主村,1000多畝高粱也迎來了大豐收,聯合收割機正轟鳴著進行收割作業。
四川青枝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民主村基地負責人 吳宗壽:今年我們高粱試種,畝產是800斤到1000斤,計劃到月底 10月初全部收完1000畝土地。
經過高標準農田改造,曾經的撂荒地變成了規模化的高粱地,如今的民主村不僅吸引了酒企入駐,做大了高粱產業,老百姓的日子也越來越滋潤。
巴中市巴州區三江鎮民主村黨總支書記 郭建軍:實行公司加基地加農戶的種植模式,老百姓通過土地流轉和務工(收入),戶均增收2000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