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聯播 | 抗擊疫情 保障民生
同心抗疫,大家都在并肩奮戰。在成都市的臨時封控小區,黨員干部、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等堅守一線,確保居民生活物資保障跟得上、服務保障跟得上。
記者 魏燕璐: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成都高新區紅樹灣長橋半島小區,27日起,這里的七棟被調整為高風險地區,其余的樓棟被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由于小區住戶較多,社區工作人員逐一上門排查,對有就醫等特別需求的居民,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聯系醫生上門服務。
成都市中和街道迎江社區黨委書記 梁華:一個孕婦她打黃體酮,我們及時聯系醫院對她進行上門服務,包括我們一個骨折的老年人也是上門進行換藥。
從管控的第一天起,社區就組織小區里的黨員成立了志愿者隊伍,分為物資配送、保供、核酸采樣等多個小組,為居民提供服務。同時,每個工作人員都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將瑣碎但緊要的事情記錄下來。
成都中和街道迎江社區黨委書記 梁華:疫情就是命令,現在我們已經成立臨時的黨委,黨員是毫不猶豫第一時間沖鋒在前的。
疫情面前,民生優生。加強生活物資供應保障,確保“菜籃子”“米袋子”充足。今天上午十點過,記者在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看到,剛剛運抵的新鮮蔬菜正在卸貨。
蔬菜批發商:已經拉了五趟了,將近8000斤。
蔬菜批發商告訴記者,目前他家的蔬菜是24小時流動進貨, 這兩天,市場里批發商的進貨量都有所增長。
記者:像這么一車大概有多少噸?
蔬菜批發商:11噸,是走蘭州過來的,昨天下午3點過發的車今天剛剛到達這里。今天晚上12點還會有一車到。
在肉類、蔬菜和水產交易區,記者看到有不少市民前來選購。商家介紹說,這兩天市場需求量有所增加,不過他們的貨源渠道穩定,供貨充足。
市場方工作人員介紹,在落實好防疫措施的同時,他們積極號召商戶加大貨源組織力度,聯絡相關部門協調物流運輸資源,暢通產品運輸渠道,持續加大產品抽檢力度,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充足的保障。
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副總經理 董宇:現在我們每天的蔬菜能達到4000噸,肉類每天有600噸,水產每天有1000噸,米面糧油副食品的存儲量大約有6000多噸。現在我們市場也規劃了應急保供場地,作為城市新鮮農產品的集散使用,保障整個城市的應急供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