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 全力保用電抗旱情
7月以來,全省出現持續極端高溫干旱天氣過程,面對嚴峻旱情,我省各部門積極應對,最大程度減輕旱情對群眾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
今年夏天,四川遭遇大范圍長時間極端高溫干旱天氣,平均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51%,主要江河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2-5成,導致我省水電發電能力不斷降低。高溫天氣預計還將持續一周左右,我省面臨歷史同期最高極端溫度、最少降水量、最高電力負荷“三最”疊加的局面。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 周劍:目前猴子巖、長河壩等主力水庫已見底,發電能力持續下降,供需缺口還在繼續擴大,這種情況前所未有。
我省已啟動三級保供電調控措施,全力保障民生用電,倡議企業主動擴大避峰讓電,從8月14日至20日,就對省內部分高載能企業實施停產讓電于民的緊急調控,讓出用電負荷約700萬千瓦。同時,省內已有超四千家企業響應主動避峰行動,他們或將生產安排在半夜凌晨這種峰谷時段,或啟動高溫假,讓電于民。
川鍋公司總生產長 劉勇:我們會響應政府的號召,讓電于民,高溫結束以后,我們會讓我們員工加班加點把時間給搶回來。
當前,全力守住民生用電基本盤成為電力部門的第一要務,在省內,電煤儲備和供應充足,全網存煤較去年同期增長超兩倍,保證火電穩發滿發;在省外,爭取國家跨省跨區支援,所有電力入川支援通道滿載運行。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 周劍:當前,全川有2.5萬余名電力搶修人員24小時待命,針對配電設備超過載的居民小區,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還準備了發電車、UPS等應急電源,極端高溫之下,每一度電都來之不易,在此也呼吁全社會節約用電,科學用電,低碳生活。
持續的高溫干旱對我省農業也帶來極大影響,尤其是川東、川中水稻收獲即將進入高峰期。對此,我省啟動農業三級抗旱響應,努力減輕災害損失。在廣元市旺蒼縣黃洋鎮金華村,當地就通過車輛輸送灌溉用水,并開放水庫、山平塘等蓄水設施,緩解用水壓力。
廣元市旺蒼縣黃洋鎮黨委副書記 杜佳亮:我們全鎮組織了200余名黨員干部包村包戶開展抗旱保苗,啟動了3個水庫,120座山平塘投入使用,同時,每天還組織了三輛灑水車進行機動運行,保障人畜用水。
眼下也是水稻灌漿的關鍵時期。在德陽市中江縣,受連日來的高溫晴熱天氣影響,當地的稻田水分大量蒸發,田中裂縫清晰可見。今年5至8月,中江全縣平均降水量264.4毫米,同比下降207毫米,降幅44%。導致全縣23個鄉鎮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達到14.68萬畝。
眾玉輝稻谷專業合作社職業經理 唐先品:這段時間持續都在三四十度,稻田里嚴重缺水,再這么干下去,都要影響我們的收成。
為應對旱情,中江縣水利局及時調度下屬各河湖保護中心管理站,通過黃山、黃通兩個支渠打開105處放水洞。截止目前,全縣已經向灌區輸送了應急抗旱水源一千一百萬立方水。
德陽市中江縣水利局水利管理所所長 謝凱:通過現有水源積極調配,向旱情嚴重鄉鎮輸送應急保障水源,指導應急保障輸水,做好灌區渠道輸水統籌協調,均衡受益。
據省水利廳提供數據,今年7月以來,受持續高溫晴熱天氣影響,全省已有15個市71個縣(市區)報告旱情,在田農作物受旱面積超過300萬畝,飲水受影響人口達44萬人。截至8月15日,全省已有10個市,51個縣啟動了抗旱應急響應。
省水安全與水旱災害防御中心副主任 孔祥東:目前,水利廳已先后派出11個工作組分赴廣元、達州、廣安等地,指導各地開展找水調水、蓄水保供和抗旱減災工作。下一步,我們將指導各地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原則,因地制宜采用管網延伸、新開辟水源、拉水送水、人工增雨等應急措施,全力保障群眾生活生產用水。
截至8月15日,全省累計投入抗旱資金1.44億元、抗旱隊伍23.28萬人,抗旱澆灌184萬畝,解決44.21萬人、11.5萬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