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藺:七月田間采菊忙 一路芬芳助增收
炎炎夏日,古藺縣彰徳街道香山村卻下起了“瑞雪”,競相綻放的貢菊鋪滿山頭,花香四溢,雪白一片,到處都是農民采摘貢菊的忙碌身影。
趙碌琴家有一畝地,以前栽種玉米,每年收入不超過2000元。2018年,在村干部的幫助下,趙碌琴家的一畝地里種起了貢菊,經過6個月的用心打理,菊花長勢喜人,隨著中藥材市場需求量增大,收入也是節節攀升。
貢菊每年6月便可采摘,生長周期長達4個多月,可以多茬采摘,而且易成活、易管理。合作社免費向村民提供花苗和技術,并組建了種植微信群,將參與種植的村民全都加進來。什么時候栽苗、除蟲、施肥、采花等等,當地村干部都會及時進行提醒。種植戶發現了種植中存在的問題,在群里反映,也會得到技術人員的解答。栽種的貢菊經村民采摘后會直接由村經濟合作社統一收購,經過24個小時的烘干、加工后,集中銷往全國各地中藥材市場。
走進香山村中藥材加工車間,數十名工人正忙著分揀、殺青、烘干,各條生產線忙而有序。車間的工作大多以小工為主,對村民來說容易學、上手快,而且工作穩定有保障。
“在這個廠里做了七八年了,還是有一百多塊錢一天,我們在這里做這幾年,都算廠里面的老員工了,從農民變成工人了,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 香山村村民胡先會告訴記者。
近年來,菊花已經成為香山村主導產業之一,小小菊花不僅扮靚了美麗鄉村,還可以增加村級集體收入,帶領農村閑散勞動力,特別是50周歲以上、尚有勞動能力的這一群體,實現居家就近就業,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途徑。
古藺融媒 鐘旭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