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鄉村看見中國⑦】資陽雁江:“中國早熟蜜柑之鄉”的致富密碼
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資陽6月16日訊(記者 楊顏銘 實習生 許佳文 攝影報道)摘下一個蜜橘,剝開果皮,橘子的香氣瞬間灌滿鼻腔。輕咬一口,酸甜口感席卷而來,肉質細嫩、果味十足的獨特香味劃過舌尖,令人念念不忘。
雁江的蜜橘,就是憑著這獨特的味道,征服了每一個初嘗者的味蕾。
近日,記者來到資陽市雁江區豐裕鎮,公路兩旁漫山遍野的柑橘樹,連成片、匯成海,鋪綠了一座座山梁,青綠色的果子藏在葉叢中,再等1個月,就能嘗到雁江早熟蜜柑的風味。
藍天下的柑橘地
這里的蜜橘,可以說是雁江區一塊“金字招牌”,每年柑橘成熟之際,都吸引著全國各地的客商前來收購。這幾年,隨著種植技術標準提升、管理到位,雁江蜜柑品質良好,知名度越來越高。
作為“中國早熟蜜柑之鄉”,長江中上游地區最大、也是全省唯一的早熟蜜柑產銷基地,目前雁江柑橘的種植規模已超30萬畝,總產量達180萬噸。一枚小小的柑橘到底能發揮多大的經濟效益?雁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串起了精品種植、精細加工到文化旅游綜合開發的完整產業鏈,成為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發動機”“助推器”。
當地正積極圍繞“小柑橘”做好“大文章”。
精品種植
“小柑橘”敲開“致富門”
為什么雁江的柑橘特別好吃?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成就了蜜柑最適宜的栽培區域,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豐沃、四季分明……擁有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
“疏果的時候,不會再像以前一樣,不管果子的疏密,這個舍不得疏,那個舍不得除。等到套袋時,才發現果子留多了,這樣消耗了果樹營養不說,也造成果子長勢不好?!庇浾邅淼截S裕鎮高洞村時,當地柑橘種植大戶唐玉書正在自家地里疏果。
村民唐玉書給記者講述自己的柑橘種植經歷
種了10多年的柑橘,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她對柑橘果樹的疏果總結了一句口訣:“留長去短疏病弱,套袋方便不傷果。”
唐玉書家里種了10來畝血橙、耙耙柑 、蜜橘,這幾年,種植技術提升,管護到位,蜜橘產量更高、品質更好?!坝屑夹g人員專門下來給我們講課,怎么打藥施肥采摘,收益更好了,畝產近萬斤。”
每年8月下旬到12月,就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幾乎村里人都要忙“柑橘生意”。唐玉書家里也要雇近三十人采摘、裝箱。江永忠就是這里的“老工人”,每年柑橘豐收季都會看到他的身影?!拔邑撠煵烧?,100多元一天,能干三個月?!蹦昙o大了,在家門口就能補貼家用,他挺滿足。
村民羅澤在采摘柑橘
走進另一片郁郁蔥蔥的柑橘地里,記者看到,羅澤背著背簍,拿著剪子,將一個個圓潤飽滿的果子小心剪下,一轉眼便摘下滿滿一背簍?!斑@是無籽沃柑,留樹時間長,能到7月份?!?/p>
羅澤是一名退伍軍人,也是當地一家汽車配件公司的負責人,2020年他創辦了雁江區躍達家庭農場 ,在豐裕鎮同意村承包了300多畝的土地發展柑橘產業,品種已有100多個。“今年還花費200多萬引進了新品種?!?/p>
這段時間他正忙著給柑橘打藥,如何提升效率?羅澤專門花費9萬元引進了“新武器”,采用無人機噴藥,一天能完成150畝,是以往人工作業的30倍。
效率提高、管護到位、技術提升,今年,他的農場又將迎來大豐收。“預計今年的銷售額能夠達到600萬以上。”
唐玉書和羅澤只是雁江橘農的一個縮影,柑橘產業的蓬勃發展,成了當地的富民產業和鄉村振興支柱產業,耕種著這片青山綠水間的“金土地”,果農、村民的收入一路攀升。“雁江蜜柑”也在2020年獲得了“最受消費者喜愛農產品”稱號,品牌價值達30個億。
科技賦能
“云平臺”一路保駕護航
用一顆小柑橘撬動發展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通過30多年的種植,雁江的蜜柑已由零星到連片再到長江中上游最大的早熟蜜柑基地,全區已建成多個打蠟、分級、包裝、冷藏的初加工廠。
“溫度設置到18~20度,每天需要開庫門換氣一小時?!痹谪S裕鎮方山村的雁江區農產品初加工產業園,工作人員正將凍庫打開,給里面的夏橙“透氣”。這個于2021年9月投用的加工產業園占地40多畝,建成30個凍庫,每個倉庫儲存容量為20萬斤,投用后園區庫存果子已達1000萬斤。
冷庫中存放的柑橘
“園內的冷鏈物流中心集分選、清洗、包裝、儲藏、運輸等功能為一體。凍庫通過降低果子溫度,做好保鮮的同時,還能避免柑橘集中上市,延長銷售鏈?!痹搱@區副總經理王維興告訴記者。去年試營業,到了銷售旺季時,一天能有20萬斤柑橘從這里運走。此外,周邊村民在園區務工,也成了“上班族”?!肮と硕嗟臅r候有500人,每人每天能掙到200—300元,負責運輸的還能掙到600—700元。”
走出初加工產業園,幾分鐘后便來到了佛山橘海農業展示館,這里也是“天府科技云”佛山橘??苿摲罩行?。
把柑橘產業做得更大更強,一直是雁江果農的目標。而“天府科技云”的出現,讓廣大果農離這個目標更近了。“關于柑橘的技術問題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求助,有專門的技術人員答疑解惑?!毖憬瓍^天府科技云佛山橘??苿摲罩行闹魅巍^長壽柑桔協會會長楊勇告訴記者。
“疏果有什么好方法嗎?”“園子的蜜柑剛打藥,能夠嫁接嗎?”……“天府科技云”上線以來,果農可以隨時隨地在該平臺上傳其“科技所需”,當地科技工作者可以第一時間傳其“科技所能”,然后通過大數據智能匹配,實現供需雙方精準對接。
楊勇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已為當地果農線上線下服務200多次。同時,從柑橘苗木繁育、田間管理、病害防治、品牌打造等全產業鏈開展培訓,為當地柑橘產業發展保駕護航,也為農業技術推廣插上了“翅膀”。
據資陽市雁江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功能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劉洪介紹,這幾年,雁江區先后制定了《雁江區柑橘產業發展規劃》《雁江蜜柑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等一系列規劃方案及技術規程,著力做好科技、人才、機制、改革、融合五篇文章,促進雁江柑橘全產業鏈發展,擦亮“中國早熟蜜柑之鄉”這塊招牌。
農旅融合
好風景蝶變“好錢景”
以“花”為媒,以“果”為介,以農促旅,以旅帶農,從發展“特色種植”到推進“農旅融合”,當地正依托柑橘主導產業,加快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建設。
來到距離雁江城區10余公里的佛山橘海。橘樂田園,這個位于豐裕鎮高洞村的網紅打卡點,一年比一年“紅”。干凈整潔的村莊、蜿蜒多彩的彩虹步道、精美雅致的民居庭院,翠綠的柑橘林一片連著一片……躍入眼簾的是一幅秀美的現代新農村畫卷,很難想象曾經這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偏遠小鄉村。
村民剛從樹上采摘的柑橘
“2019開始建設佛山橘海景區,2020年國慶節開園,已成功評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目前已接待游客40余萬人(次)?!备叨创宕逯魅瓮跤聨е浾咭宦穮⒂^,豐富多彩的科普園里,柑橘“IP”品牌元素隨處可見,造型別致的“蟲蟲小屋”令人留戀,農家小院式的古風民宿別有韻味,在“烏篷船”式的火鍋屋里還能感受地道鄉村美食,一年四季形態各異的主題活動,吸引著廣大游客前來體驗采摘、休閑旅游,成功帶動了高洞村農產品銷售、鄉村旅游的發展與品牌塑造。
讓人不禁感嘆:風景這邊獨好。
高洞村一景
橘樂田園徹底改變了高洞村發展面貌,在這里,感受最真切的則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即便是田間地頭最常見、最平常的果蔬糧食,也同樣能借旅游產業之力登上“大雅之堂”。農旅融合在這里得到了深層次地詮釋,鄉村振興按下了“加速鍵”。
蜜柑的海洋,百姓的銀行。柑橘已成為當地農村經濟第一大支柱產業,柑橘樹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鄉村旅游、休閑度假等“農旅+、文旅+”新業態蓬勃涌現,一個個鄉村振興項目“開花結果”。
近年來,雁江區委、區政府按照“提升品質、唱響品牌、完善鏈條”的發展思路,以建設現代柑橘產業體系和提高柑橘產量、質量和效益為重點,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核心,堅持區域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創建,科技化支撐,探索〞柑橘+觀光農業、休閑農業、生態農業、文創產業〞的產業發展模式,推動“社區、園區、景區〞三區合一聯動發展,力爭將雁江建設成為成渝有機農產品生產配送功能區和巴蜀美麗宜居鄉村康養區。
雁江區扶貧成果展示中心
山川林木蔥郁、天空湛藍清新、大地遍染綠色、柑橘致富百姓、旅游新歌唱響,美麗雁江壯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富饒橘鄉在路上。
【記者手記】
青山綠水促蝶變,農旅融合助振興。探訪雁江豐裕鎮,在這片孕育希望的熱土上,一顆小小的柑橘,成為了鄉村振興的“金果果”,托起了村民的致富夢,一度沉寂的鄉村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在田間地頭,果農們采摘的是果實,收獲的是幸福;送貨路上,運輸的是包裹,帶來的是效益?!稗r旅、文旅”融合下,柑橘串起的甜蜜產業鏈讓百姓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增收。在這里,我們深刻感受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魅力,“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有了真切的模樣。我們相信,搭上這班“開往春天”的鄉村振興列車,雁江蜜柑定會越來越“紅”,越來越“甜”,富饒橘鄉定會綻放新魅力,成為人們向往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