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會丨敘永做好耕地保護 增加糧食產量
近段時間,在瀘州市敘永落卜鎮草壩村高標準農田里,高粱-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高低錯落,大豆結莢,一片蔥蘢。
今年以來,瀘州市敘永縣通過實施“兩擴”計劃(擴大春大豆和冬大豆種植面積)、玉米(高粱)套作、間作復合種植、果園套作,增種田坎豆、田邊地角、撂荒治理等措施,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價值。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在瀘州市敘永落卜鎮硐坪村實施的耕地生產障礙修復利用項目上,一排排粗壯的玉米如同整裝待發的士兵方隊,向陽生長的玉米棒好似一枚枚軍功章,其間大豆長勢良好。農戶正用電動噴霧器噴灑肥料,進行葉面阻控提高玉米的抗倒伏和抗病蟲害能力。
玉米(高粱)-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充分利用了兩種作物高矮搭配、邊行優勢的互補效應,在提高農田單位面積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玉米(高粱)不減產、多收一茬豆”,真正實現了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雙贏。
同樣是敘永縣落卜鎮,在云山壩村早年間實施土地整理的高標準農田里,綠油油的水稻郁郁蔥蔥、迎風招展,它們即將進入抽穗的關鍵時期,偶爾飄來一陣稻香,豐收在望。
天貴有太陽,地貴有糧倉。作為耕地保護和土壤改良的重要途徑,瀘州市敘永縣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形成了“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網、路相通、溝相連、土壤肥、宜機化、旱能灌、澇能排、無污染、產量高”的穩定保量的糧田,有效提高土地的產出效益,激活土地潛在價值,把吃飯大事的土地保護好。
敘永融媒 鄭云霞 賓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