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管理辦法:建立省市縣三級共同投入機制,允許并鼓勵其他社會資本參與
你還記得收到天鵝座“來信”的拉索(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嗎?你知道在涼山有2400米深的地下實驗室嗎?
這些都是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它們是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引領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復雜科學技術研究裝置或系統,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些耗資巨大的設施誰來建、誰來管、怎么管?資金、用地如何保障?近日,省發展改革委聯合科技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研究制定了《四川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管理辦法》中明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行資金籌措,堅持多渠道、多元化原則,經費單獨核算、專款專用,允許并鼓勵其他社會資本參與。設施建設資金建立省市縣三級共同投入機制,省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按不高于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總投資額的30%予以支持。
設施運行經費主要根據資產權屬關系,由財政資金、業主單位提供必要的經費,以及社會資本等多元化投入機制予以支持。設施運行經費的安排應結合實施運行和開放共享情況等,按照預算管理相關規定執行。
在用地保障方面,《管理辦法》明確,開通項目用地審批綠色通道,由項目所在市縣優先保障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計劃指標不足的,在全省范圍內統籌調劑、應保盡保。
記者 徐莉莎 王成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