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十問(第二季)⑥丨綠色硅谷
川觀新聞記者 王代強 李強
32GW!
3月31日晚,通威股份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擴大公司在高效晶硅電池產業的規模優勢,通威股份旗下通威太陽能將斥資120億元,擬在眉山天府新區青龍街道投資建設32GW(吉瓦)高效晶硅電池項目。通威方面稱,這是迄今該公司投資產能規模最大的項目。
通威在光伏電池領域的持續加碼,讓本就熱流涌動的全球晶硅光伏市場再添熱力。
3月29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信息顯示:2022年1—2月,我國光伏產業運行平穩向好,全國多晶硅產量約11萬噸,硅片產量約40GW,晶硅電池產量約39.5GW,整體產能在去年高速增長基礎上繼續增長。
作為晶硅光伏產業重鎮的四川,同期,晶硅產業利潤同比增長5.36倍。
全球晶硅看中國,中國晶硅看四川——2021年,全國多晶硅產量約50萬噸,占全球產量的七成以上,四川多晶硅產量則約占全國產量的13%。預計未來兩年,全國多晶硅產能約有一半出自四川。
“中國綠色硅谷”強勢崛起的背后,是全球最大硅料生產基地崛起在四川、全球最先進太陽能級晶硅制造核心技術誕生在四川、全球晶硅光伏領域頭部企業中有5家落戶四川。
2000年1月9日,由峨嵋半導體材料廠承擔的國家重點科技創新項目——我國首條年產100噸多晶硅工業試驗示范線,通過國家鑒定。標志著中國多晶硅技術國外壟斷,一舉跨入國際先進行列。
從100噸,到現有產量約占全國的13%,再到未來產能約占全國一半。四川,是中國多晶硅的原點,也是未來的制高點。
大而強
產業優勢耀眼的內核,是這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晶硅光伏龍頭企業。預計未來兩年,全國多晶硅產能或將有一半出自四川樂山
“祝賀!”3月30日14時58分,通合新能源(金堂基地)S2車間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和掌聲,通合新能源電池項目二期首片太陽能電池片順利下線。
光伏發電模擬場景 李強/攝
此時,200多公里外的樂山五通橋區新型工業基地內,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高純晶硅生產線火力全開,四川晶科能源單晶拉棒項目滿負荷生產,協鑫10萬噸顆粒硅生產基地建設正酣,永祥能源科技一期1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說,在發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系列政策的推動下,通威、晶科、協鑫、京運通等國內晶硅光伏龍頭企業紛紛在川內多個市州布局,組成硅料、多晶硅、電池片等上中下游全產業鏈。
這其中,以我國多晶硅發祥地樂山最為耀眼——
看原料資源,這里有鹽鹵礦儲量170億噸、燒堿產能45萬噸、三氯氫硅和液氯產能10萬噸,以及工業硅(產能30萬噸)、氯氣等配套協同,滿足晶硅光伏全產業鏈發展需求。
看產業基礎,1964年峨眉半導體材料廠(739廠)落戶樂山,是我國首家擁有改良西門子法多晶硅生產技術的企業,國內多晶硅領域的頂尖人才均出于此。
看能源保障,樂山2020年全年水力發電量266億千瓦時,甘孜-天府南-成都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布局樂山,為晶硅光伏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
看競爭優勢,乘電力改革東風,樂山先行先試,成為全省第一批水電消納示范市,晶硅光伏產業用電成本優勢進一步凸顯。
產業優勢耀眼的內核,是這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晶硅光伏龍頭企業。
永祥新能源廠區一角 李強/攝
素有“化工高爾夫”美譽的永祥新能源,被一片草坪隔開,這邊是鳥語花香的辦公區,那邊是鱗次櫛比的生產廠房。眺望偌大的生產基地,永祥股份副總經理兼永祥新能源常務副總經理羅周豪邁地說:“永祥高純晶硅產能已達18萬噸,處于全球龍頭地位。”
跳出樂山看四川。截至2021年,省內已建成和在建高純晶硅、拉棒切方、電池片等項目投資超1000億元。
經濟和信息化廳預計,未來兩年,全國多晶硅產能約90萬噸,其中樂山43萬噸,占全國產能約二分之一。到2023年,全省新增晶硅產值將突破1500億元。到2025年,樂山晶硅光伏產業產值規模有望達到2000億元。
進與攻
不斷改進生產工藝,機器代替人工生產大大提升效率,持續攻關高純晶硅提純技術,提高光電轉換效率
3月30日,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的車間,排排電杠照得通亮,大型機器低音、高效運轉。智慧物流搬運車自由行動,每車每次可搬運1200片單晶硅片,比之前人工運輸效率提升141%,不良率降低12.5%,碎片率降低25%。
相較于生產工藝自動化、智能化改進,永祥所經歷和觸動的是科技攻關與行業命運的相偎相依?!?0年前,我們從一個生產燒堿和pvc的小化工廠起步,利用循環經濟優勢,2006年進入多晶硅領域?!绷_周感嘆,曾經,中國光伏企業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國內多家盲目投資晶硅的企業吃了缺乏核心技術的虧,永祥有切身體會。
在全球金融危機等因素的交織下,2008年至2013年,多晶硅價格從最高每噸350萬元一路跌至10多萬元。由于技術(多晶硅高度提純、副產物回收利用等)和市場兩頭都在國外,行業持續低迷,全國數十家多晶硅企業因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被迫停產,退出市場。
“虧損也要堅持,不斷技改,哪怕每月成本能降一萬元都感到滿足,也看到希望。”羅周說,憑借對晶硅光伏產業的一份執著,永祥組建技術團隊持續攻關。
最終,他們成功通過“第四代永祥法”(包含大型精餾節能、冷氫化、反歧化等核心技術),成功將四氯化硅全部轉化為生產原料三氯氫硅,變廢為寶,提質降耗,實現了高純晶硅“中國智造”,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永祥股份高純晶硅料展品 李強/攝
更令人振奮的是,經過不斷的技術迭代升級,永祥能將晶硅純度提升到99.999999999%,滿足電子級多晶硅要求,還將多晶硅單線年產能從最早的800噸升級到現在的5萬噸,全球領先。
創新,是技術型企業安身立命之本,四川晶硅制造企業深諳其道?!皟膳_機器再靠近一點?!苯?,通威太陽能眉山基地工程師王秀鵬指揮工人對一條僅連續運轉了130天的生產線再升級。
硅料純度越高,光電轉化效率就越高。新技術升級了電池片反面的鍍膜材料,將電池的銀電極與硅片隔離開,從而進一步提高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目前其光電轉換效率已經達到業內“天花板”24%左右。
協鑫顆粒硅技術取得長足進步,能耗與生產成本實現大幅降低。京運通是新型210規格拉棒設備專業生產商,產品為目前大尺寸硅片主流型號……四川晶硅制造,創新在持續,優勢在積累,行業在領跑。
低和補
用“清潔能源”制造“清潔能源”,生產多晶硅耗電,但全生命周期節能,加強本地配套,多措施補齊行業短板
連日來,行走在省內多家晶硅制造企業廠房,記者明顯感受到,幾乎所有的大型設備在封閉的環境中運行,規范整齊的廠房布局,管道閥門廊架,下面綠草茵茵,車間看不到跑冒滴漏,廠區聞不到刺鼻的氣味。
“變化來源于能耗結構?!庇老樾履茉醇夹g人員告訴記者,過去燒鍋爐用煤,最早生產1噸多晶硅要消耗180噸蒸汽。現在用電或天然氣,生產1噸多晶硅只要1至2噸蒸汽,最新技術已實現“零蒸汽單耗”。
目前,在樂山的晶硅光伏企業使用水電作為能源,水電是清潔能源,在電力消費中基本不產生碳排放的問題,形成了用“清潔能源”制造“清潔能源”的綠色產業供應鏈。
不過,晶硅制造是耗電大戶,如何理解其與實現“雙碳”目標之間的關系?
“多晶硅作為光伏發電這一可再生能源領域最核心的原材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敝袊猩饘俟I協會硅業分會常務副會長林如海認為,只有在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步增加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降低以傳統化石能源為主的碳基能源比例,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降碳零碳”目標。因此,多晶硅行業不僅沒有與降碳零碳的目標背道而馳,反而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加速器。
單晶硅片展品 李強/攝
業內測算,從硅礦到光伏發電組件,1GW組件制造過程中總耗電4.2億度,一年可發電13.65億度,0.31年即可回收生產所需電能,全生命周期(30年)可發電409億度,是生產消耗電量的97倍,累計減排二氧化碳0.29億噸。
以“雙碳”目標為背景,按照國家最新能源發展目標,到2025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將提高到20%以上。基于此,業內預期2022—2025年,全球年新增裝機量將從220GW增加至400GW,每年環比有50GW左右的增量,同期多晶硅需求量將從80萬噸增加至150萬噸左右。
搶抓大好發展機遇,四川晶硅制造企業也清醒的看到了自身短板。
一方面,坩堝、銀漿、光伏玻璃等配套產業不完善,本地配套率較低。業內人士提出,政府部門統籌晶硅光伏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持續加大對晶硅光伏產業的支持力度,打造“成眉光伏產業經濟走廊”。
另一方面,部分新工藝新技術仍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晶硅電池生產用高檔設備仍需進口,薄膜電池工藝及裝備水平明顯落后。專家建議,制定四川省晶硅光伏產業專項培育計劃,整合省內外晶硅光伏優勢科研資源組建四川晶硅光伏產業研究院,創建晶硅光伏產業制造業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