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元宵 | 瀘州這些地方的元宵活動好精彩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元宵節來臨之際,瀘州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在全市統一部署開展吃湯圓、猜燈謎、賞花燈等一系列活動慶祝節日,我市各地群眾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元宵佳節。
賞花燈、舞獅子 元宵文化氛圍濃
昨(14)日,在納溪區安富街道西村老小區,街道黨員、社區義工、小區居民齊聚一起,賞花燈、猜燈謎、夾乒乓、套圈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小區里歡聲笑語,每一位居民臉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小區居民趙洪晏告訴記者,他已經幾年沒有回瀘州了,這次過年回家,看到西村改造得很好,很驚喜,鄰里鄉親聚在一起過元宵,讓長年在外漂泊的她倍感家鄉的溫暖。
傳統民俗 上演花式鬧元宵
昨(14)晚,在古藺縣石寶鎮,一場龍燈表演“打鐵水花”在這里上演。只見燒鐵水的師傅們將鐵水拿鐵勺舀出來,對準舞動的龍和熱鬧的人群,用木板使勁向天空打出去,場面異常壯觀。
“打鐵水花”是石寶鎮傳統民俗活動舞龍燈的其中一環,也叫“沖龍”。據了解,每年過年前龍燈隊就開始籌備,整個舞龍燈包括“請水”、“敬神”、“打鐵水花”和燒龍表演等環節。
每年春節,石寶鎮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村民們用舞龍燈的方式鬧新春,祈福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包湯圓、猜字謎 寄托思念之情
在瀘縣方洞鎮慶豐村的童伴之家,二十幾個兒童圍坐在一起,在童伴媽媽和志愿者們的帶領下,學習著制作湯圓。
揉、搓、捏、團,孩子們學著大人包湯圓的樣子,分工合作、齊心協力,不一會兒,一個又一個白白胖胖的糯米團子便制作完成,現場歡聲笑語一片。
一個個香甜軟糯的湯圓,不僅包含著孩子們對傳統節日的深刻感受,也寄托著孩子們對遠方父母的思念。
此外,現場還掛滿了關于元宵節的字謎,以猜字謎贏獎品的方式幫助孩子們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親子互動 傳承優秀歷史文化
在合江縣,合江縣博物館邀請了15組家庭參與“親子同樂鬧元宵”活動,家長帶著孩子一邊參觀博物館,一邊仔細尋找著有關“虎”的文物。通過工作人員進行互動性強、充滿趣味性的生動講解,讓小朋友們了解了有關“虎”文物的歷史由來,以及元宵節的來歷、習俗等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
活動中,家長和小朋友們還動手制作出了一盞盞虎福花燈,在動手又動腦中獲得節日體驗。
合江博物館館長王小波表示,保護文物要從娃娃抓起,通過“親子同樂鬧元宵”活動培養孩子們對文物的興趣,和對城市文化歷史的了解,擴大合江漢代畫像石棺和宋代石刻文化影響力,讓更多人認識合江、了解合江。
包餃子、話家常 傳遞節日祝福
在隆黃鐵路擴能改造項目(江陽段)建設工地上,來自江陽區交通局、區總工會、茜草街道匠心社區的黨員、志愿者和項目建設工人們齊聚一堂,搟面、揉餡、和料、燒水,大家一邊包湯圓、餃子,一邊分享工地新鮮事、有趣事,溫馨、愉悅、快樂的元宵氛圍溫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現場,參與了三線建設的徐鳳鳴、孫傳印兩位先進工作者也給大家分享了他們當年的三線建設故事。工人們表示,在建設隆黃鐵路的新征程上,一定發揚好三線建設不怕苦、勇于擔當、敢于奉獻的精神,把隆黃鐵路建設好,帶動地方經濟更好地發展。
隆黃鐵路項目指揮部二分部工人蘇東雪說:“我是天津人,元宵佳節雖然不能和家人團聚,但是在隆黃鐵路項目建設現場和大家一起包餃子、包湯圓,也感覺到非常溫暖。”
據了解,今晚我市各地還將繼續推出元宵節慶祝活動。
劉精華 陶文斯 陳富敏 陳雨欣 莫小燕 唐雙鵬 趙泳杰 李驍 張琳 趙運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