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開秧門”祈豐收 率先拉開2022年全省水稻生產序幕
春分過后,正是水稻插秧的好時節。今(24)日,瀘州市合江縣2022年 “開秧門”暨農技大比武活動在白米鎮斗笠村舉行,由此率先拉開了今年全省水稻生產的序幕。斗笠村是全省水稻育種和春耕生產最早的地區,比其他地區早7到15天。
當日上午9點,參與活動的人員將秧苗整齊放入籮筐中,在秧官帶領下齊唱《插秧歌》,共拋秧頭,祈盼風調雨順,谷物滿倉。
在隨后進行的農技大比武,植保誘捕器組裝、插秧技能、農技知識等競賽環節,讓參與者在活動中,增長農業知識,提升農業技術。
同時,空中無人機也不停歇地直播水稻種,機插秧不停運作。相比傳統的人工插秧,機械化操作展示了水稻播種技術的現代化。
合江縣農業農村局農機站副站長張軍表示,作為川南渝西黔北融合發展的橋頭堡,合江縣正聯動重慶江津、永川等地,攜手建設100萬畝巴蜀魚米之鄉現代農業園區。
記者 王鵬 盧波
李貴平供圖
相關鏈接>>
巴蜀魚米之鄉現代農業園區作為川南渝西黔北融合發展的橋頭堡和瀘州“東翼”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優化農業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理念,探索“稻漁+”共享田園、體驗式消費、研學基地等發展模式,將園區打造成獨具丘區特色的川渝現代高效農業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