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縣(市、區)長及部分年輕縣處級領導干部在蓉集中“充電”
●3月17日至19日,全省新任縣(市、區)長和40歲左右的縣(市、區)委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縣(市、區)長參加為期3天的培訓學習
●培訓班聚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旨在加強換屆后縣(市、區)領導班子特別是年輕干部的政治能力和履職能力
“這三天,我靜心‘補鈣’,潛心‘鑄魂’,安心‘充電’,深受啟發、收獲頗豐,接下來我將勇于擔當,踏實干事,以過硬的政治能力推動全縣經濟發展的趕考之路走穩走實。”3月19日下午,四川省委黨校彭州校區,我省新任縣長暨年輕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培訓班(以下簡稱“縣長班”)迎來結業儀式,作為學員代表,岳池縣縣長陳松柏走上講臺,向同期培訓的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
3月17日至19日,160余名來自全省各地的新任縣(市、區)長和40歲左右的縣(市、區)委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縣(市、區)長在四川省委黨校彭州校區,參加為期3天的培訓學習。
此次培訓班聚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旨在加強換屆后縣(市、區)領導班子特別是年輕干部的政治能力和履職能力,引導學員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談收獲
凝神鑄魂,這是一場政治能力理解把握和運用的系統提升之旅
在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構架中,縣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作為政府正職和關鍵崗位副職,是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也是各地事業持續發展的后繼之人,只有不斷提升能力本領才能肩負新的歷史使命。
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省委黨校校長于立軍在開學典禮上指出,領導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旗幟鮮明講政治,不僅是一個態度問題,更是一個能力問題;政治能力不是天生具備的,必須以日積月累的涵養之功、持之以恒的積蓄之力,永不懈怠地提高,使自己的政治能力與擔任的領導職責相匹配。
“通過培訓,讓我認識到,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是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在成都經開區管委會主任、龍泉驛區區長周健看來,參加此次培訓最大的收獲,就是推動了自己政治能力的再提升。
周健認為,作為新上任的縣(市、區)長和年輕縣處級領導干部,必須把講政治、提高政治能力放在第一位,努力提升理論素養、加強政治歷練、注重實踐鍛煉、強化專業訓練,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對‘國之大者’了然于胸,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把握好政治能力,就要切實增強從嚴律己的政治自覺性、拒腐防變的政治自制力、聞過則改的政治自省心。”岳池縣縣長陳松柏認為,作為新上任的縣(市、區)長和年輕縣處級領導干部,要深刻把握和善于運用政治能力,就要把提高政治能力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注重從政治上把方向、謀全局、看問題、防風險、葆本色,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兩個確立”的堅決擁護者和“兩個維護”的堅定踐行者。
談打算
勇擔使命,以過硬的政治能力推動縣(市、區)域發展趕考之路走穩走實
為提升新任縣長和年輕縣處級領導干部悟思想、抓落實、開新局的能力本領,在3天的培訓中,省委黨校專家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進行了深入解讀,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生態環境廳和應急管理廳的有關領導同志,分別圍繞鄉村振興、綠色發展、風險防范、生態環保、應急處突等進行了專題輔導。
大家普遍認為,此次培訓政治站位高、課程設置精、學習思考深、聯系實際緊,著重突出了領導干部政治能力的培育,起到了以訓促學、以學促用的良好效果。大家紛紛表示,要進一步加深對縣情實際和發展階段性特征的認識和把握,聯系實際深入研究新發展格局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問題,真抓實干、迎難而上,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扎實推動省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地、變成現實、惠及人民。
“學以致用,就是要勇擔使命,以過硬的政治能力推動縣(市、區)域發展趕考之路走穩走實。”涼山州西昌市委副書記李劍認為,作為縣級領導干部,就要做勇于擔當攻堅克難的表率,要清醒認識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圍繞拓展發展空間、匯聚發展資源、催生新興業態、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在更大范圍、更高層面主動融入國家戰略、服務國家大局,未來,他將把所學知識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奮力為西昌的城市能級提升以及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常抓基層民生問題,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才能牢固縣域發展的基石。”甘孜州瀘定縣縣長王蕾告訴記者,作為與基層聯系最為緊密的一級政府,縣政府就應該始終胸懷“國之大者”,不斷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聚焦民心所向、民情所需和民愿所盼做好民生實事。下一步,他將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解決好全縣人民最關心的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上。
記者 樊邦平 任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