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
2月19日晚,瀘州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了2月19日新增2例本土新冠肺炎無癥狀感染者的處置情況。
疫情發生后,瀘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激活前線指揮中心,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召集市級有關部門和江陽區召開疫情防控緊急會,要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全市上下務必爭分奪秒、從速從急做好流調溯源、密接者排查、核酸檢測、轉運隔離和醫療救治等工作。
瀘州市級流調溯源專班(衛生健康、疾控、公安、數字經濟等人員)深入開展密接者、次密接者追蹤排查。截至2月19日21時,排查出2名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91人,其中市外協查27人,本地64人,17人已進行集中隔離管理。
根據2例無癥狀感染者的行程軌跡,已劃定25個疫點并在第一時間落實封閉隔離、終末消毒和核酸檢測等措施。對疫情重點區域實行圈層管理,并及時對相關區域進行消殺,消毒面積達1.2萬平方米。
對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一般接觸者以及活動過的場所進行全覆蓋核酸檢測和環境、物品消殺;充分發揮醫療機構前哨作用,加強就診人員健康篩查;統籌調度核酸檢測機構力量,根據需要開展核酸檢測。截至2月19日21時,共進行人員采樣316份,已出檢測結果312份,除2例無癥狀感染者為陽性外,其余均為陰性。累計環境采樣49份,結果待出。
下一步,瀘州將繼續做好流調排查工作。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加強流調排查力量,做好密切接觸者的流調工作,確保不漏一人。同時,對中高風險地區和重點地區來瀘返瀘人員,繼續深入開展排查,摸清重點人員軌跡。
嚴格重點人員管控。對密切接觸者嚴格落實14天集中隔離管控措施,其間進行4次核酸檢測;對重點地區來瀘返瀘人員,24小時內完成人員落地排查、信息核實、閉環轉運,逐人落實隔離檢測措施;對入境人員嚴格落實“14+7”隔離管控措施;對隔離場所管理人員、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冷鏈食品從業人員等重點人群每周進行1次核酸檢測,跟蹤做好健康監測;對農貿市場、交通運輸等特定行業從業人員,落實定期核酸檢測。
強化社會面管控措施。繼續把防疫安全放在全市各類活動首要位置,各類公共場所要嚴格落實掃碼測溫、戴口罩、環境清潔、消毒通風等防疫措施,堅決防止聚集性疫情發生。
做好防控物資準備。按照大規模核酸檢測需求,儲備足夠試劑和檢測能力,按照30天滿負荷運轉需求儲備醫療救治物資,各區縣按照要求備足隔離房間,確保關鍵時期防控物資調度迅速、準備充足。
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針對無癥狀感染者的相關情況和采取措施及時向公眾進行通報,準確公布其行程軌跡,提示相關接觸者主動報備。對輿情熱點主動排查,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加快推進疫苗接種。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仍然是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減緩病毒傳播、減少疫情風險、減輕防控負擔的最方便、最有效手段。希望滿足接種條件的人群能夠主動接種、及早接種,為健康加碼、為防疫加油。
記者 汪恒怡 柳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