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藏在果子里的“甜密碼”
冬季里的瀘州古藺寒氣逼人,但馬蹄鎮甜橙基地卻一派生機。一大早,村民張啟芬就來到基地,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張啟芬告訴記者,她家種了20畝甜橙,每年單是甜橙這一項收入就有近5萬元。自家的甜橙賣完后,她就到馬蹄甜橙專業合作社的甜橙基地里務工,增加一份收入。她是鎮上的易地扶貧脫貧戶,現在住上了小洋樓,聚居點就位于甜橙基地旁,下地勞作很方便。
除了發展甜橙產業,鎮上還建有電商扶貧車間。電商公司銷售部門組長劉星雨告訴記者,她以前在外地務工,收入不穩定,她家通過易地扶貧搬遷住到了鎮上,現在她在家門口就找到了這份月薪7000元的工作。
據了解,古藺縣馬蹄電商扶貧車間成立于2020年8月,成立之初就吸納貧困戶進廠務工,解決了馬蹄鎮及周邊150余人的就業問題。
目前,通過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甜橙專業合作社把藺州馬蹄甜橙銷往全國各地,在銷售旺季,甜橙專業合作社的機械化洗選設備每天都運轉不停。
據古藺縣馬蹄甜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先華介紹,馬蹄鎮甜橙種植面積4萬畝,投產1.8萬畝,產值達2億元。
馬蹄鎮成立甜橙專業合作社的十四年間,通過傳授農戶種植技術、提供務工崗位、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了2000多戶果農致富,也帶動了600多戶貧困戶實現脫貧。甜橙產業的良性發展也激發了當地群眾的種植熱情,當地人從“不愿意種”到現在“能種盡種”,這樣的轉變,讓人們看到了產業發展的潛力和希望。
李先華告訴記者,今年專合社的甜橙在春節前就銷售一空,下一步,他們要進一步提升馬蹄甜橙的品質,打響中華名果品牌。
甜橙產業的發展讓古藺縣馬蹄鎮易地扶貧脫貧戶們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易地扶貧目標。
記者 王鵬 毛春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