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2021年GDP增長8.5% 工業經濟、開放共享等數字亮眼
1月20日,瀘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2021年瀘州市經濟運行統計新聞發布會,公布2021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根據市(州)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2406.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5%,居全省第5位。
瀘州市統計局總統計師、第二新聞發言人陳穎介紹,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這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經濟環境和各種風險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通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市經濟持續恢復向好,主要經濟指標較好完成年初預期目標,“十四五”實現了良好開局,為瀘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工業經濟貢獻突出
2021年,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大的仍然是工業,工業對瀘州經濟的基礎支撐作用、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用不可替代。2021年,工業增加值達到817.5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占經濟總量的比重為34.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2.9%,拉動經濟增長3.64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增加值達到708.0億元,比上年增長9.7%,占經濟總量的比重為29.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2.8%,拉動經濟增長2.8個百分點。
經濟發展動能增強
2021年,全市新入庫投資項目1319個,新入庫項目計劃總投資2314.2億元,占全部項目計劃總投資的比重為35.0%。新入庫項目(1319個)中,工業項目占438個,占比達到33.2%。新入庫投資項目為全市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也為全市經濟穩增長增加了積極因素。
投資結構持續調整優化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項目的支撐,全市不斷加大對重點領域如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項目的投入力度,擴大有效投入。2021年,制造業投資比上年增長25.2%,高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4.0個百分點;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1.6%。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4.0%,快于全社會固定投資2.8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比上年增長38.6%。
開放共享實現新突破
從進出口貿易看,2021年全市進出口總額129.5億元,突破“100億元”(2020年89.8億元),總量居全省第5位,比上年增長44.3%。其中,出口額69.9億元,比上年增長54.2%;進口額59.7億元,增長34.2%。
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
2021年,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50元,比上年增長10.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96元,比上年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8元,增長10.9%,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2.2個百分點。
堅持穩中求進 奮力建設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
陳穎表示,總的看來,2021年我市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主要經濟指標較好完成年初預期目標,為“十四五”瀘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也要看到,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全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瀘州既有共性體現,也有特性反映。
下一步,全市上下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大力實施“一體兩翼”特色發展戰略,聚焦“區域聯動、項目攻堅”工作主題,加快建成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跨越的全省經濟副中心,奮力建設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記者 劉卓 曾麟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