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 30萬畝“納溪特早茶”開采
素有“中國特早茶之鄉”的瀘州市納溪區,是全球同緯度茶樹發芽最早的區域。1月19日,納溪特早茶正式開采。
當天上午,納溪區護國鎮梅嶺村的茶農們正忙著采摘特早茶新芽。開采第一天,四川鳳嶺茶業有限公司鮮葉采摘量達200余斤,經過規范化的管理,茶葉的質量和數量相較往年有很大的提升。
四川鳳嶺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周世慶介紹:“經過數字化茶園的建設、綠色食品的科學管理、不斷提升加工品質為納溪特早茶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目前,納溪區茶葉種植面積約30萬畝。為了趕在春節前銷售,目前,各大茶廠正加緊制作。
周世慶介紹:“通過技改對加工質量提升,今年整個產量預計比去年增長20%左右,生產量能夠達到15萬斤,產值將突破千萬。”
截至目前,全市茶葉種植面積達44.37萬畝,預計今年產量達2.7萬噸;鮮葉產值23億元,綜合產值突破80億元。
瀘州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 農機化技術推廣科副科長李明紅告訴記者:“2022年,全市將改、擴建茶葉基地5千畝,打造一批提質增效的示范基地,做強納溪特早茶、烏蒙高山茶等品牌,辦好茶葉開采活動周等一系列茶事活動,進一步加強科技支撐,通過建基地、創品牌、強科技,做強做大茶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劉精華 記者 曾麟評 柳仲 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