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瀘州市龍馬潭區“老村長”調解工作室化糾紛
16日,川觀新聞刊發《瀘州市龍馬潭區“老村長”調解工作室化糾紛》。全文如下:
□ 劉濤
“感謝你們!”年近80歲的李大爺激動地握住了調解員的手說道。8月15日,龍馬潭區“老村長”調解工作室成功調解李某家庭贍養糾紛。
家住胡市鎮的李大爺本來與其兒子一同生活,由于李大爺性格倔強,少言寡語,兩年前與兒子分家,平常很少與兒子一家來往。前不久,由于李大爺生病住院,其兒子以工作忙為由未去探望。出院后,一墻之隔的父子關系像是隔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于是,李大爺來到“老村長”調解工作室求助。
調解員一邊安慰李大爺,一邊聯系其兒子,通過調解員的耐心勸導,最后李大爺的兒子與兒媳同意接受“老村長”調解工作室調解。調解員以案釋法,深入淺出的闡述了《民法典》關于贍養糾紛的規定,同時分別進行思想和心里疏導,尤其是對李大爺的兒子和兒媳進行了法治教育,讓其知道贍養老人不僅是成年子女應盡的法律義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通過調解,李大爺的兒子兒媳自我剖析了問題的原因,現場向李大爺賠禮道歉,并向調解員表示,以后要多與老人溝通,履行好贍養老人的法律義務,繼承好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照顧好老人,所以出現了李大爺激動感謝調解員的一幕。
龍馬潭區“老村長”調解工作室經區司法局批準,于今年7月份正式掛牌成立。調解成員均為已卸任的老村長、特聘村主任以及三教村法律顧問。主要調解婚姻家庭糾紛、鄰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等,開展各類基層零散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和預防預警、教育引導、普法宣傳等工作。現共有6名調解工作人員,設有主任1名,副主任2名。規范設置調解主持人、當事人等相應席位和檔案資料柜等硬件設施,制定調解流程、原則、紀律等制度機制。
“老村長”調解工作室成立至今,共受理了贍養、土地、施工、鄰里等糾紛28件,成功調處26件,調處率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