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權威預測 | 瀘州公布320處地質災害隱患點
今(13)日,四川啟動Ⅳ級防汛應急響應,記者從瀘州市水務局了解到:近期,我市長江水位維持在5至6米,初步預計2021年汛期總體降水量較常年均值偏少1至2成,旱澇災害交替,發生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風險較高。
今年瀘州主要江河趨勢預測
5月1日起,瀘州已進入汛期,伴隨著雨季到來,連日來我市長江水位仍在不斷變化中,目前仍保持著我市警戒水位線15米以下。
記者從市水務局了解到,根據今年主要江河中長期洪水趨勢預測,沱江干流瀘州市境內出現中等或中等偏高洪水概率較大;長江上游瀘州段7月中旬至8月發生區域性暴雨洪水概率較大;瀘縣瀨溪河、古藺縣古藺河和合江縣獅頭河出現中等洪水概率較大;敘永縣和納溪區永寧河出現中等偏高洪水概率較大。
汛期瀘州天氣趨勢預測
記者從市氣象臺了解到,預計今年汛期氣溫較歷年同期偏高0.5-1.0℃,有中等強度伏旱發生;有階段性高溫熱浪天氣;高溫日數較常年偏多,極端最高氣溫超過40℃。
市氣象臺臺長周祥華表示,7月14日晚和15日晚分別有雷陣雨天氣過程,局地伴有短時強降水、陣性大風,個別鄉鎮會降冰雹。
預計今年汛期還有3至4次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局部有大暴雨,其中古藺、敘永和合江山區發生局地山洪、滑坡、泥石流災害風險較大,須加強防范。
目前全市地質災害隱患點320處
記者從瀘州市地質災害防治中心了解到,截至7月12日零時,全市通過排查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共計320處,威脅3066戶13436名群眾安全。
瀘州市地質災害隱患點
(數據截止至7月12日)
地質災害隱患:通常指通過地形、地質和影響因素調查,初步推測可能會發生地質災害的地點或區段。
多部門聯手 人力保障汛期安全
每年汛期是安全事故多發的季節,為確保廣大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市應急局、市水務局、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市氣象局、瀘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多部門建立滾動會商機制,及時共享雨情水情信息,分析研判暴雨災害發展趨勢,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我市汛期安全。
◆強化臨災避險: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部位的巡查監測,及時督促鄉鎮落實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入汛以來,基層鄉鎮干部、專兼職救援力量共計1320余人次參與應急響應,及時安全轉移安置520名受威脅群眾。
◆強化發布預警:充分利用氣象、水文、水利、地災監控系統,抓取洪水、內澇和地災重點區域,通過短信、村村通等媒介,累計發布6輪共計190萬余條次預警提示信息,及時將避險避讓工作要求和預警提示,發布到基層、發布到一線、發布到每一個涉險群眾。
◆強化調度抽查:加強視頻調度、電話抽查,督促責任落實到位、措施防控到位、應對準備到位。入汛以來,累計點對點調度720余個(次)重點涉險涉災鄉鎮、7支救援隊伍,視頻調度基層鎮村干部,第一時間獲得準確信息,為決策參考提供有效支撐。
◆強化值班值守和應急準備:及時啟動全勤指揮部工作機制,指令全市消防救援、綜合應急救援等隊伍進入臨戰狀態,清點各類抗洪搶險裝備和應急救援物資,隨時做好應急準備。
這份自救逃生指南請收好!
圖片來源于應急管理部新聞宣傳司 人民網
記者 汪恒怡 柳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