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耳熟能詳的春節BGM 年齡比你還大
每逢過年,家家戶戶的電視里總會傳出一些特別耳熟又叫不上名字的音樂。它們不是洗腦神曲,卻是我們國家經典的民樂作品代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音樂,相信總有一段熟悉的旋律,會喚起你對春節最初的記憶。
1.《春節序曲》
沒錯,這首就是春晚經常出現的音樂。一開始敲鑼打鼓熱鬧歡騰,仿佛春晚主持人們正笑眼盈盈送來祝福;兩分鐘之后進入優美平緩的段落,讓人聯想起演播室里轉播全國各地過春節的實時畫面。
其實這首音樂已經65歲啦。早在1938年的時候,作曲家李煥之來到延安生活,在那里積累了大量陜北民歌素材,到50年代時,他回憶這段生活經歷,創作出了《春節組曲》,其中第一樂章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這首《春節序曲》。
2.《喜洋洋》
同樣是民樂管弦的經典代表作品,這首出現的場合更廣了。不僅在春節期間,各種節慶場合我們都能聽到它。這首曲子取材自山西民歌,由音樂家劉明源改編。劉明源是著名的板胡演奏家,所以在編曲中,他用板胡作主音樂器,加以笛子、二胡等配器,著重采用頓音、加花的手法演繹,輕快活潑讓人不由得想起舞。
3.《步步高》
說完了陜北味和山西味的曲子,我們來聊聊廣東民樂。這首曲子的作者是呂文成,他于1898年出生于廣東香山,后來定居香港,畢生致力于廣東音樂的表演和創作。與前兩首相比,《步步高》的年代更為久遠,其樂譜1938年就出現在《琴弦樂譜》中,在20世紀30年代可謂風靡一時。曲子的主音部分由呂文成擅長的高胡演奏,伴奏處的樂器是揚琴,兩種樂器清脆悅耳,互相交織。
曲子的進展則如其名,常使用五度、八度的音程大跳,積蓄力量,層層遞進,真能讓人體會到一種瀟灑前行、步步登高的豪邁。
4.《金蛇狂舞》
《金蛇狂舞》怕是無人不曉了,它曾作為2008年奧運會開閉幕式上的背景音樂響徹世界。這首曲子是作曲家聶耳于1934年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的一首民族管弦樂曲。同樣是熱情洋溢的曲風,這首音樂中用到的鑼鼓特別引人注意,其聲鏗鏘有力,每到主音減弱處鑼鼓聲便響起,由此形成的魔性節奏簡直令人欲罷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