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川渝共同批準設立的首個新區——川渝高竹新區意味著什么?將如何建設?
記者 何浩源
1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同意設立川渝高竹新區的批復,這是川渝兩省市共同批準設立的第一個新區,意味著川渝高竹新區成為川渝兩省市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平臺。
根據批復,新區規劃范圍包括重慶市渝北區茨竹鎮、大灣鎮的部分行政區域和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高灘鎮、壇同鎮的部分行政區域,總面積262平方公里,其中涉及渝北區124平方公里、鄰水縣138平方公里。
設立川渝高竹新區意味著什么?新區將如何建設?四川在線記者專訪相關人員,進行獨家解讀。
新區設立后將補齊短板 為發展蓄勢
批復要求,新區建設要堅持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探索與現行管理體制協調、聯動的管理方式和運行機制。要創新管理體制,按程序組建新區管理機構,賦予與新區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管理權限,一體化推進新區高水平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廣安市委常委、川渝高竹新區黨工委負責人陳捷表示,川渝兩省市正式批復設立川渝高竹新區,意味著高竹新區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進、機構的組建、產業項目落地等工作有了法定依據和方向,各項工作的進展將明顯提速。
目前,川渝高竹新區已設立綜合事務中心、黨群事務中心等機構,并組建成立川渝高竹新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發布“招賢榜”。陳捷透露,未來,川渝高竹新區將更多的是依托市場,充分發揮管理平臺公司的作用,按照成本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來推進新區建設。在探索經濟區和行政區適度分離方面,新區將實行經濟發展一體化、行政管理屬地化的原則。“當川渝兩地政策不同時,我們可以選擇對發展有利的政策在新區實施。”
事實上,早在2012年,鄰水縣就建起了高灘園區,為重慶工業配套。但此前的高灘園區在配套和交通上存在瓶頸,影響了園區進一步發展。落地園區的四川瑞創汽車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由于公司在歐洲有很多業務,而園區方圓10公里內沒有五星級酒店,這給接待外賓造成了麻煩。
陳捷表示,設立新區后,基礎設施建設也將提速,新區配套不完善的短板將會被補齊,為進一步大發展蓄勢。目前,聯通新區和重慶主城區的快速通道重慶南北大道(北延段)及川渝大道都已經動工,力爭早日建成通車。“此外,高品質酒店、人才公寓、公園等項目都將出現在高竹新區。”
2025年川渝高竹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將達120億元以上
2020年12月31日,鄰水縣副縣長、川渝高竹新區綜合事務中心主任趙冬發了一條朋友圈:2020年的最后一天,抱著四川和重慶兩省市政府關于同意設立川渝高竹新區的批復文件,輾轉重慶和成都簽章,終得圓滿。
趙冬介紹,川渝高竹新區建設將分三步走。
一年起步:在新區50平方公里的核心區范圍內,建基礎、拉骨架;同時調整產業結構,優化招商模式,成立并理順新區管理機構。
三年打基礎:建立成熟的跨區域經濟合作管理模式,基本農田、生態紅線、四山管制等控制性指標充分調整,各類產業項目、城市片區開發、生態康養旅游開發等全面推進,南北大道北延伸段、川渝大道、包茂高速高竹互通等重大基礎設施基本建成。
五年大發展:到2025年,城市形態初步形成,基礎設施內暢外聯,現代產業加速集聚,公共服務全面融合,常住人口15萬人以上,地區生產總值120億元以上。
批復要求,渝北區人民政府、廣安市人民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完善工作機制,創新發展方式,落實重點任務,認真做好新區規劃編制工作,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產城景融合發展等新路徑。
對于廣安來說,川渝高竹新區意味深遠。
由于緊鄰重慶,廣安必須深度融入重慶都市圈。陳捷表示,重慶南北大道(北延段)通車后,新區到重慶江北機場僅38公里,這將讓新區更好承接重慶產業轉移,有助于補齊廣安經濟弱小化短板。
此外,廣安已有承載廣安和深圳合作的廣安(深圳)產業園、承載廣安和成都合作的廣安(成都)生物醫藥產業園,而承載川渝合作的高灘園區升級為川渝高竹新區,不僅將加快廣安開放合作的步伐,成為外界了解廣安的一道窗口,也將成為推動廣安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攝影 張啟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