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食品安全需注意哪些細節?專業人士為您解答
在冬季,大家容易忽略食品安全問題,認為氣溫低,食品就不容易出現過期變質等情況。事實真的如此嗎?在食品儲存清潔等方面需要注意哪些細節?今天,記者帶著這些大家關心的問題來到了瀘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冬季食品安全。
每到冬天,不少市民認為食品不容易過期變質,因此大多會有囤貨的習慣,特別是儲存一些肉類食品。瀘州市疾控中心衛生監測科科長蘇勤介紹,其實每種食物都有它的冷藏期限,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
蘇勤說:“我們不建議市民大量采購肉制品、禽類、魚類等制品進行長期儲存,比如凍肉、凍禽類的儲存時間最多三個月,動物乳制品/普通的蔬菜瓜果最多儲存7天。”
進入冬季,由于氣溫低,不少市民在做菜的過程中還喜歡使用即熱水龍頭對購買的肉類、蔬果類食品進行清洗。殊不知,這個行為也存在較大的食品安全隱患。因為即熱水泵是用鎂棒加熱的,食用了鎂棒加熱的水很有可能引起重金屬中毒。
冬季是群體性食物中毒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一個高發季節,市民除了要注意廚房廚具的清潔衛生以外,還要特別注意一些購物和飲食習慣。
蘇勤告訴記者:“市民朋友們在購買包裝食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QS生產的商標標識是否清晰,商品是否在生產日期以內其次,冬季的藥膳我們也不推薦,因為這種中藥不單是食物,更多還是一種藥物,如果不慎使用了一些含毒的中藥材,可能反而會引起中毒。另外,要過年了,大家都喜歡吃腌臘制品,腌臘制品在腌制發酵的過程當中會產生亞硝酸銨,含量過多導致食用過后會引起中毒。“
市疾控中心專家也提醒廣大市民,如果在冬季發生了食物中毒的情況,要第一時間到醫院就醫,同時向轄區內的市場監管部門進行報告。
記者:曾麟評 詹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