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十三五”成績單① 畫出一條條漂亮的上揚線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瀘州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十三五”以來,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勠力同心,砥礪奮進,扎實推進開放引領、產業升級、城市提質、鄉村振興、民生改善、生態環保等各項工作,全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突破。
五年來,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堅持用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社會發展,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形勢,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在經濟建設的藍圖上畫出一條條漂亮的上揚線。
看總量,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201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達到2081億元,是2015年的1.5倍,年均增長8.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8105元,年增長8.4%。全市地方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59億元,是2015年的1.25倍;財政收入支出443億元,是2015年的1.5倍,年均增長9.9%,經濟總量保持全省前六位。
這是一個現代產業全面發展的五年。這五年,我市全力打造白酒、電子信息、新興產業等“三大千億產業”, “十大現代服務業”“八大特色農業產業”加快發展,產業基礎日益增強。
這是一個更加注重發展質量的五年。全市產業升級攻堅行動取得新成效,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這是一個開放程度不斷加深的五年。瀘州港建成長江上游首個鐵水聯運百萬標箱大港,云龍新機場已開通 44 條航線,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川南第一,渝昆高鐵川渝段年內開工修建,川南城際鐵路加快推進,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落戶瀘州,獲批瀘州綜保區、瀘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國家臨時開放口岸和國家啟運港試點。正在加快建設長江上游航運貿易中心。
這是一個民生保障不斷增進的五年。這五年,全市社會保障體系繼續完善, 社會事業繁榮發展, 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提升。
這是一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的五年。我市已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古藺縣、敘永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這是一個生態建設不斷深入的五年。全市扎實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環境質量和總量減排完成省定目標,進一步筑牢長江上游綠色屏障,以綠色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
記者:徐燕 王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