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復耕撂荒地科技下田間 打好小春生產這一仗
綿陽市安州區河清鎮小麥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區內,正在展示小麥機械直播施肥一體化技術。
綿陽市安州區秀水鎮的優質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內,經過帶藥移栽處理的油菜田。
問計
10月27日,綿陽市安州區秀水鎮的優質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內,兩臺無人機在半空中盤旋,飛播油菜。“1臺無人機相當于100個人力。”安州區龍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勇介紹,1臺無人機一天可以飛播油菜300畝。
搶時間、推進度,當前,四川省小春播栽正由北向南全面展開。小春播栽面積約占四川全年農作物面積的1/4,是全年糧油生產第一仗。如何打好這一仗?近日,四川省小春生產現場會在綿陽市安州區召開,安排部署小春生產重點工作。
1
應種盡種,為來年糧油生產提供保障
10月30日,巴中市平昌縣駟馬鎮輝煌村,村民鄧大成正忙著移栽油菜苗。“今年種了3畝油菜,除了自家承包的土地,還把空閑撂荒地也復墾出來。”
平昌縣利用空閑撂荒地、路旁土等種植油菜。“去年全縣擴種油菜10萬畝,收成不錯。今年我們利用‘天府菜油’示范基地建設項目,整合涉農資金,為村民免費提供油菜種子,老百姓種植的積極性很高。”平昌縣農業農村局農技站站長王春德介紹。
小春生產是來年夏季糧油生產的開端,播種面積和質量直接關系來年糧油生產能否取得“開門紅”。如何保障基礎產能,穩定糧油生產?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肖小余介紹,圍繞小春糧食穩產擴面,今年小春生產將重點突出90個糧食主產縣、48個產油大縣的建設和保護,加強“非糧化”、耕地撂荒管控,確保應種盡種。
以油菜為例,“今年四川省油菜種植面積要擴大50萬畝以上。”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與農藥肥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加大冬閑田(土)綜合開發利用力度,特別是73個耕地輪作休耕試點縣(市、區),要明確時間任務表、制定技術路線圖,責任到鄉鎮、村組。
作為糧食生產重點縣,樂山市井研縣已提早布局。“今年全縣擴種油菜4.5萬畝,目前已將擴種任務分解落實到鎮(街道),依托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項目資金,采購優質油菜種、肥料和農藥,發放給擴種農戶,并合理利用田坡田坎和季節性撂荒地擴種油菜。”井研縣農業農村局農技站站長彭惠容介紹。
此外,為保質保量完成好各項重點任務,四川省將嚴格執行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動態監管各地小春進展情況。
2
無人機播栽,專家團隊提供智力支撐
“無人機直播,省時又高效。”綿陽市安州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鐘思成介紹,無人機直播不破壞耕地表面,油菜發芽和出苗都很整齊。
提升播栽質量,科技支撐被放在重要位置。“今年秋季,四川省大部地區降雨偏多,影響播栽進度和質量。”省農業農村廳農技總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各地要根據氣候、土壤墑情等條件,大力推行精量播種、種子包衣等技術,實現一播全苗。
針對糧食規模生產中的育秧、植保、機收、烘干等環節存在的問題,各地加大投入補齊技術短板。“我們加大了糧食產業硬件建設,目前全縣集中育秧面積達10萬畝,糧油生產社會化服務面積達20萬畝,糧食烘干率100%,農機化水平達90%。”大邑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科技團隊為糧食產業提供智力支撐。目前多地依托小麥、油菜重大技術協同推廣團隊,建立專家大院,讓科研院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技服務。“改變過去由縣鄉農技隊伍主導的服務模式,讓專家教授與農技推廣人員、經營主體對接,做給業主看,帶著業主干。”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省計劃推廣小麥免耕淺旋播種技術300萬畝、一噴多防150萬畝、油菜機播300萬畝、“兩段機收”180萬畝,不斷推動主要糧油作物“五良融合”發展,包括良種、良法、良制、良田、良機有機融合。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在小春生產中,四川省將繼續開展好規模化種糧補貼,引導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向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兩區”和現代農業園區集聚、集中。
3
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推廣綠色防控技術等
“將藥劑稀釋成糊狀藥漿,與小麥種子攪拌均勻,晾干水分后再播種……”10月27日,綿陽市安州區河清鎮小麥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區里,安州區農業農村局植保植檢站站長夏琴向村民介紹小麥藥劑拌種等綠色生產技術。
相比于傳統的噴灑藥劑等病蟲害防治手段,采用小麥藥劑拌種技術,不僅省藥、省工、省種,而且防治效果佳,還減少了土壤污染。
四川省大力推廣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今年小春要繼續實施綠色生態清潔生產,力爭建成300萬畝綠色‘兩減’(化肥和農藥減量)示范基地,同時加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綠色興農,綠色植保是關鍵。作為農藥零增長示范基地縣,廣漢市持續推進綠色防控技術,替代化學農藥。“2020年,全市化學農藥使用量較2019年減少3.8%。”廣漢市農業農村局植保植檢站站長王志述介紹,將繼續大力推廣生態調控、害蟲誘殺、生物農藥等綠色防控技術和專業化統防統治,做到農藥減量控害、作物增產增收。
針對小春作物重大病蟲害,還要做到“早監測、早預報、早部署、早落實”。省農業農村廳已提前部署,扎實抓好小春作物病蟲草鼠害監測預警,狠抓草地貪夜蛾、柑橘黃龍病防控,推行生物防治、生態控制。
蒼溪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趙斌說,該縣已形成“以縣監測站為中心、鄉鎮監測點為依托”的農業有害生物監測體系,實現了病蟲監測智能化、數字化,病蟲預報準確率達98%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