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疫表彰大會后首次舉辦國際博覽會釋放開放強烈信號
志愿者在2020線上智博會現場工作。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新華社重慶9月15日電題:中國抗疫表彰大會后首次舉辦國際博覽會釋放開放強烈信號
新華社記者趙宇飛、宣力祺、單儒超
中國抗疫表彰大會后的首次國際博覽會——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15日在重慶開幕,釋放出中國堅定擴大開放合作的強烈信號。
華為、科大訊飛、川崎、英特爾、西門子等551家境內外單位線上參展,與會者還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圖靈獎獲得者、國際組織負責人、有關國家政府機構代表等。
“智能時代屬于全世界。”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致辭時說,“我們歡迎全球智能企業來華投資興業,共享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和技術應用市場。”
據智博會透露,中國將穩步推進5G網絡商用部署,加強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全球新一代基礎設施互聯,為全球智能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并與各國共同培育智能經濟新生態。
9月8日的抗疫表彰大會上,中國宣布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并呼吁國際社會走團結合作之路。為期3天的智博會連續三年舉辦,被認為是中國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開放合作格局的具體體現。
工作人員在2020線上智博會上演示“5G+AR遠程運維技術”。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與往屆不同,本屆智博會主要以線上方式舉辦,呈現全球智能化發展最新成果。新加坡首次成為共同主辦方,并設智博會分會場。
面對百年來全球最嚴重傳染病大流行等影響,中國提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并宣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要與愿意同我們合作的國家、地區和企業積極開展合作。
6月以來,廣交會、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等一系列國際展會如約而至。中國也已宣布,下半年還將繼續舉辦廣交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國際展會,并在經濟特區設立40周年之際,推動特區改革開放邁上新臺階。
工作人員在2020線上智博會上展示“石墨烯柔性透明鍵盤”。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新加坡人力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在分會場致辭:“新加坡正在努力轉危為機。讓我們一起把危機轉為商機,利用數字技術,發掘更大價值,創造更多商業模式,探索各行各業的新機遇。”
從一季度的-6.8%到二季度的3.2%,中國經濟已實現“由負轉正”,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復蘇。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多年保持在30%以上。
“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張曉濤說,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定擴大開放,將幫助修復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并拉動世界經濟走出危機,實現復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