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聽網   > 正文

瀘州瀘縣枷擔橋: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發布時間:2020-09-11 17:02:10 稿件來源: 大聽網

作為中國橋梁史上極為獨特的代表,瀘縣龍橋群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它是中國已知數量最多的一處龍橋文化遺存,是中華龍文化的一處典型物證。

其中,在瀘縣有一條馬溪河,從東北方向流入瀘縣中部奇峰鎮境內的曹市場后,與發源于觀音場的流溪河、漏孔溪匯合后,再向西流經得勝鎮順河場,最后在玉蟾街道大巫灘匯入瀨溪河。有河就有橋,在馬溪河上現存有好幾座歷經風雨滄桑的石板橋——小橋子、枷擔橋、毛灘橋、破橋、楊灣橋,在馬溪河上眾多的古石橋中,枷擔橋算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明星橋”。

枷擔,是指耕田時架在牛脖子上用于拉犁的農具,枷擔橋橋面彎曲,呈弧形,恰似牛背上的枷擔,這種造型實屬少見。在眾多瀘縣龍橋群中它可以脫穎而出,除了橋形奇特,還源于一段流傳甚遠的王巡案與陰陽的神秘故事。

在當地民間流傳著一個故事,據說以前枷擔橋和附近寶塔的投影形成一支搭在弓上的箭,箭指官員王巡按的墳墓。這是由于不堪王巡按后人的虐待,王家的一個下人、已經雙目失明的陰陽故意慫恿王家建枷擔橋,以保家業不敗,王家后人聽信了這個建議,結果正中陰陽下懷。

而這個故事,也在作家龍周富老先生的《枷擔橋之戀》和梁天柱老先生的《枷擔橋的傳說》有所提及,“橋是彎弓塔是箭,箭箭射到王巡案,要得王巡案翻身,除非是橋倒塔崩。”時至今日,關于枷擔橋的故事,再沒有留下其他文字記載。

但現在,當人們走在這靜臥于清澈的河面上的枷擔橋時,你會油然而生一種敬意之感。近幾百年來,枷擔橋與自然作斗爭的過程中能夠“存活”下來,不得不佩服我們老祖先的聰明才智。修成枷擔形狀,絕不是追求美感,而是與河水斗爭后的妥協。就如同為了過船,將橋的平板改造成圓拱,彎曲的橋身,加上高昂的橋頭,橋頭廟宇,煙霧繚繞,兩岸修竹掩映,河水潺潺,形如巨龍飲水的景致。

歲月的流逝,生活已經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枷擔橋車水馬龍的情形已經不在,橋頭修建的磚混結構樓房,已經大門緊鎖,人去樓空。運煤船早已銷聲匿跡,客運船也退出舞臺,打漁船也是難得一見。不變的是兩岸的竹林依然連綿不斷密密麻麻地呵護著這條美麗的小河,偶有幾個附近村民來此休閑垂釣。

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枷擔橋算是一個成功的案例。這正是:馬溪河上枷擔鎖,巡案修橋已不鮮。馬馱牛耕創業苦,如今生活譜新篇。

王偉   曾佐然   記者 汪恒怡

文章關鍵字: 瀘縣 溪河 擔橋 巡案 枷擔 編輯:佘皎蕖


返回頂部
中文不卡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麻豆,国产欧洲精品自在自线官方,无码中文字幕色综合
五月丁香六月婷在线综合 | 亚洲欧洲日产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精品国产 | 一级做a爱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1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一区 | 亚洲精品国男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