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聽網   > 正文

這是一場無聲的“發布會”——70多張照片向世界講述 四川脫貧攻堅巨變

發布時間:2020-09-10 10:49:01 稿件來源: 四川日報

展覽圖片之一——美姑縣農作鄉甲谷村的“大紅袍”花椒成熟了。

脫貧看變

生活水平發生巨大變化——

●136萬貧困群眾實施易地扶貧搬遷

●62.2萬貧困群眾進行農村危房改造

●295.9萬飲水困難群眾喝上“干凈水”

基礎條件發生巨大變化——

●“溜索改橋”項目全面完工、10多萬群眾告別溜索出行歷史

●全省新(改)建農村公路11萬多公里,基本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

●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都通了客車,快遞網點基本實現全覆蓋

社會事業發生巨大變化——

●全省基本構建起了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鄉鄉有衛生院、村村有衛生室

●大病救治覆蓋率達99.6%,貧困患者縣域內住院醫療費用個人支付的占比控制在10%以內

●一些藏族鄉村包蟲病檢出率已下降至0.02%,大骨節病連續8年沒有新增病例

●全面實行民族地區15年免費教育、“9+3”免費職業教育和“一村一幼”

發展動能發生巨大變化——

●每個貧困縣都建有現代農業園區、每個貧困村都有集體經濟

●全省共推出優質農產品品牌149個、區域公共品牌12個

●88個貧困縣去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557.9億元,是2013年的1.68倍

●全省貧困家庭去年人均純收入7690元,是2013年的2.81倍

9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在成都舉辦四川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這是國新辦目前唯一一場在北京以外舉辦的脫貧攻堅主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在金牛賓館俱樂部舉行。早上9點過,發布會開始前,會場外一場名為“脫貧攻堅看今朝——四川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掠影”的展覽,吸引參會的中外記者駐足。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場無聲的“發布會”。展覽用70余張精彩生動的圖片和一系列詳實的數據,向世界講述脫貧奔康四川故事。

四川在線記者王代強邵明亮

家·跨越

136萬人易地搬遷,“懸崖村飛人”住新家

近年來,四川持續打好脫貧攻堅硬仗,全省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的9.6%下降至2019年的0.3%。

比數字更直觀的,是群眾的生活。展廳左側,第一張便是“懸崖村”的藤梯照片,旁邊是幾年前建好的鋼梯,緊挨著的是“懸崖村飛人”拉博的新家。今年5月,拉博和“懸崖村”80多戶貧困老鄉一起,搬進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新家。

從藤梯到鋼梯再到樓梯,濃縮的是涼山貧困地區跨越的階梯。

跨越的還有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過去,一家人生活的土坯房不到20平方米,進屋要彎腰,既是堂屋又是臥室還是廚房?,F在搬進樓房,還開起了小賣部。

像拉博、吉好也求一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我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頭號工程”,讓136萬人搬進新家園。

業·支撐

彝家開啟“麻辣”新生活,藏族女孩成為地鐵女司機

“住房建設是面子,產業發展是里子?!泵拦每h農作鄉甲谷村吉克大姐手托一大籮大紅袍花椒的笑臉圖,感染了中外記者。

過去甲谷村雖有品質優的花椒,卻因交通閉塞“養在深閨人未識”。

破解產業困境,我省近年在貧困地區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甲谷村的花椒、核桃、山羊等產業發展一路高歌,年收入100萬元以上,帶動戶均收入4000多元。

脫貧奔康,既靠產業帶動,也靠就業支撐。“一人就業,全家脫貧,肖芳就是典型代表?!毖v解員引導,參觀者把目光聚焦到這位丹巴縣巴底鄉的藏族女孩身上。在“9+3”計劃幫助下,肖芳作為甘孜州首批300名藏族學生之一,進入內江鐵路機械學校學習。3年后,她被成都軌道交通集團錄用,成為我國第一位藏族地鐵女司機。

醫·保障

醫療資源下沉,大骨節病連續8年沒有新增病例

一面展墻,分別用全景和特色的方式,突出展示了同一個地方的兩個情景,吸引了一大群參觀者。

全景圖片中,十多位村民坐成一排,褲腿上拉,露出變形的膝蓋——這是阿壩州壤塘縣茸木達村大骨節病患者在等待醫生治療。

大骨節病曾是藏區脫貧攻堅路上一大“攔路虎”,為防止因病致貧、返貧,我省近年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如今,全省鄉鄉有衛生院、村村有衛生室,大病救治覆蓋率達到99.6%,貧困患者縣域內住院醫療費用個人支付的占比控制在10%以內。一些地方病、傳染病也得到有效控制,包蟲病檢出率下降至0.02%,大骨節病連續8年沒有新增病例。

學·希望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今年6名涼山學子考上清華北大

“他在寫什么呢?”觀展者對一名穿著校服的男孩的照片來了興趣。

男孩是涼山州冕寧縣的孫川,今年他收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在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前幾天,孫川還在工地上打工,“想賺點學費、生活費,為爸媽減輕負擔。”

以前在這里不要說考上清華北大,就連大學生都出不了一個。今年涼山一共有6個孩子考上了清華北大。

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四川扎實推進“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試點,惠及24萬名學齡前兒童;在民族地區開辦“一村一幼”幼教點4888個,招錄“9+3”學生12025名,全省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應讀盡讀。


文章關鍵字: 貧困 攻堅 脫貧 易地 大骨節病 編輯:佘皎蕖


返回頂部
中文不卡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麻豆,国产欧洲精品自在自线官方,无码中文字幕色综合
久久精品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 欲香欲色天天综合久久 | 午夜打电话福利视频 | 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 在线一区二区网站 | 性做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