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藺:遷新居 掙工資 讓貧困群眾收獲穩穩的幸福
初夏時節,瓜果飄香。在古藺縣二郎鎮復陶村的蔬菜種植基地里,村民們勞作其間,有的用木棍和竹竿為番茄搭架,有的忙著采摘蔬菜,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
為番茄搭架
“這一季的黃瓜長得真好!”正在忙著采收黃瓜的陳卯先是復陶村五組的貧困戶,兒子年幼時,她的丈夫就去世了。兒子患有精神疾病,雖已成年但無法勞動,家里還有年邁的母親,沉重的擔子壓得陳卯先喘不過氣。村里考慮到陳卯先的實際情況,將他們一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政策幫助和支持。2017年12月,陳卯先帶著母親和兒子離開了破舊狹小的舊屋,搬進了易地扶貧搬遷的新居。考慮到陳卯先要照顧兒子和老母親,無法外出打務工,村里又為她找到在基地種植蔬菜和紅粱的工作。
“一百多塊一天,離家近,在家一個月也能掙兩三千元!”陳卯先坦言,自己一家有信心越過越好。
像陳卯先一樣一邊在基地上班、一邊照顧家里的貧困戶,在復陶村還有近40人。他們搬進聚居點不僅住上了新房,也過上了自力更生、穩定增收的生活。
據了解,復陶易地扶貧搬遷聚居點占地25畝,建筑面積14864平方米,共安置貧困戶144戶578人。在搬遷入住后,二郎鎮按照“搬得進、穩得住、能致富”的思路,通過“五個一批”,即:外出務工一批,推薦就業一批,就近務工一批,公益性崗位解決一批,自主創業一批的方式,促進搬遷群眾穩定就業。
“在基地上班的村民以前都是在家做農活的,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外出打工,基地的工作能為他們帶來穩定的收入,大家還是比較滿意的。”復陶村村長趙明強介紹說。
“種植基地的蔬菜不愁銷路,將銷往順捷糧油公司和周邊的學校和政府食堂,年產值可達10余萬元。”復陶村村支書李俊平還告訴記者,蔬菜種植基地有21個蔬菜大棚,總面積15畝。近兩年來,復陶村通過流轉一千多畝土地,建立起紅粱種植和大棚蔬菜兩大產業,直接帶動周邊100余戶村民就近就業。
鄧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