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泛黃,有的青綠,瀘州銀杏黃葉為何姍姍來遲?
秋風起,黃葉落。往年這個時節,瀘州城區賞銀杏已經成為許多人的一種儀式感。但今年,許多市民們覺得“不對勁”,都11月末了,瀘州銀杏葉為啥還不黃?
“往年這個時候,銀杏樹的葉子都變黃了,很多市民都打卡拍照,今年怎么還沒變黃?”在江邊晨練的李先生發現,道路兩旁銀杏樹的樹葉僅有一小部分變黃,有的銀杏葉片只有邊緣變黃了,有的甚至還是綠色的。
記者了解到,今年,城區不少街道的銀杏葉黃得確實晚了一些。11月27日,瀘州融媒記者就此采訪了瀘州市園林綠化服務中心(瀘州市植物園)綠化二科科長殷杰。
瀘州市園林綠化服務中心(瀘州市植物園)綠化二科科長殷杰告訴記者:“銀杏葉到底啥時候黃,取決于溫度,其變黃的要求是‘持續低溫’。”雖時值深秋,但瀘州的氣溫仍較往年略高,銀杏葉仍在進行光合作用生成葉綠素,所以大多數葉片仍維持綠色 ,隨著溫度降低,葉片將逐漸變黃。
銀杏葉之所以會變色是因為葉片中含有葉綠素、類胡蘿卜素、葉黃素等。到了秋天,隨著氣溫下降,光照減少,銀杏葉中的葉綠素會減少,而類胡蘿卜素、葉黃素的含量相對增加,因此葉片由綠轉黃。
殷杰表示,當氣溫降低后,植物生理活動減弱,將產生應急機制進行自我保護,葉片會逐漸停止生長并進入休眠狀態,在0℃至5℃的氣溫范圍內,銀杏葉片變色加速。如果氣候溫度偏高,銀杏葉變黃的時間會延遲。“若11月底或12月初的氣溫趨于同期正常水平,瀘州城區的銀杏將大部分變為金色,那時就是銀杏葉片的最佳觀賞期。”
記者了解到,植物開花、落葉等,都和溫度有關。今年氣溫較同期偏高,如今年持續高溫,桂花受到影響,導致開花推遲、花期變短等。
銀杏是我國特有的著名樹種,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樹種之一,被稱為活化石。樹姿雄偉,葉形獨特,觀賞性好,壽命長。瀘州城區多處道路均有種植。
當街頭的銀杏葉漸漸退去青綠,瀘州城區即將迎來璀璨的“黃金時代”。
記者 孫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