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低空經濟“添翼” 我市深化產教融合助力低空經濟發展
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今年以來,我市依托瀘州職業技術學院職教資源優勢,推動低空產業領域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布局發展低空制造、低空管理、低空應用等低空經濟產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瀘州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實訓中心無人機虛擬仿真中心操作室里,無人機應用技術老師正在指導學生們開展模擬無人機起飛降落,單一的前后左右飛行以及順時針逆時針轉向。
“能將我培養為更適合企業的‘準職業人’。”文永剛是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大一的學生,他告訴記者,學習無人機應用技術,是他深思熟慮后做出的選擇。
無人機應用技術和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是瀘州職業技術學院今年新開設的關于低空經濟的相關專業。它們的開設,是該學院立足實際,搶抓機遇,大力發展低空經濟,壯大新質生產力的良好體現。
不僅如此,該學院還在今年10月底面向社會開展無人機應用技術首個社會培訓,吸引了40名學員參加。在瀘州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飛行訓練基地,記者看到,學員們在老師耐心地指導下,操控著無人機飛上藍天。
“多一項專業技能,以后就業就多一條出路。”正在讀大學的退役軍人周屹東,從小就對無人機感興趣。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為廣大退役軍人提供這次無人機應用技能培訓機會,他第一時間報了名,并向學校告假來參加培訓。他希望通過培訓獲得一技之長,為以后就業增加“含金量”。
我市能工巧匠眾多、職教資源富集,這也讓更多的企業看到了我市發展技能型人才的前景。此次瀘州職業技術學院開設低空經濟相關專業,就得到了中國兵器人才研究院、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支持。
中國兵器人才研究院北方至信技術服務部副部長邵杰表示,將與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共同開展產教融合、集成創新等活動,聚焦智能制造、無人機、衛星通信導航等新興產業領域,推動關鍵技術的突破和成果的產業化應用,助力瀘州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為瀘州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作出貢獻。
低空經濟要發展,無人機一定要飛起來。在這個新賽道上,我市搶抓低空經濟產業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戰略機遇,乘勢而上、前瞻布局,投資近3000萬元,建成了國內高職院校規模最大的擁有長期空域的無人機飛行訓練基地,配備了無人機虛擬仿真實訓室和無人機飛行實訓室,推出無人機操控實訓、無人機機載設計應用實訓等課程。讓飛行愛好者通過系統性、專業性的培訓,成為合格的無人機應用高技能人才,助推無人機多元化新場景落地應用,為低空產業不斷培養堅實后備力量,助力我市低空經濟展翅高飛。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鮑學東表示,下一步,學院還將開展校企合作,與頭部企業共建“低空飛行學院”,建設無人機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圍繞無人機在應急救援、農林植保、電力巡檢等多個領域的應用,與行業龍頭企業深化合作,吸引他們來瀘洽談投資,助力瀘州低空經濟起航騰飛。
記者 盧波 王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