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一盤棋·唱好雙城記丨一塊鋰電池身上的“雙城故事”
奮楫爭上游,改革“四重”奏。
10月28日,“川渝一盤棋·唱好雙城記”網絡主題活動在四川宜賓正式啟動。接下來,上游新聞記者將隨同采訪團在川渝兩地20多個點位采訪,探訪兩地在共下一盤棋上的創新探索,充分展示川渝高質量發展奮斗脈搏和廣闊前景。
四川時代生產的鋰電池上有鮮明的“雙城印記”。
今年是加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第5個年頭,兩地打造出一批具有川渝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啟動儀式上,一塊鋰電池揭開川渝兩地在產業融合上共唱“雙城記”的有益探索。
新能源之一的鋰電產業是川渝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新興產業。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鋰電龍頭企業紛紛落地川渝,并引領帶動200多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落地布局,構建了涵蓋礦產開發、鋰材生產、電池制造、技術研發和產品銷售等全產業鏈的萬億級動力電池產業集群。
兩地攜手共建世界級鋰電產業集群成為加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
以寧德時代為例,寧德時代在川圍繞鋰電全產業鏈已投資25家公司,其中宜賓基地已建成四川時代一、二、三、五、六期,時代長安、時代吉利共7個工廠,成為世界級動力電池產業基地之一。
與此同時,川渝地區產業融合度不斷提高。四川造的鋰電池銷往重慶汽車廠,重慶造的汽車又銷往四川等全國各地。比如,四川時代配套重慶長安汽車和賽力斯問界品牌系列車型,時代長安配套重慶長安深藍、長安啟源、長安引力、阿維塔等品牌系列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時代長安已成為川渝合作的典范。據統計,今年1—9月產量4.66GWh、產值26.41億元,預計全年產量8.5GWh、產值48.17億元。
四川時代展廳展出的電池。
記者現場了解到,重慶也有19家鋰電企業給四川時代供應原材料,四川時代投產3年來供應鏈川渝本地化率已超過50%。
“隨著川渝地區產業融合度的進一步提高,這一比例有望達到80-90%。”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偉平說,隨著川渝地區鋰電產業持續做大做強鏈主企業,將持續做深做全產業配套、持續做精做優科技創新,“成渝雙城記”一定會越唱越好。
事實上,四川與重慶在新能源領域已有廣泛合作基礎。比如,產業園區共建方面,宜賓三江新區與重慶兩江新區魚復新城共建汽車零部件協同配套基地,推動宜賓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內企業與重慶范圍內企業開展配套合作;技術研發孵化方面,宜賓正聯合重慶九龍坡區西部智聯公司在宜建設運營智能駕駛類產品、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及“車能路云”一體化等新型研發平臺。
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上游新聞記者 郭發祥
